前军红衲袍,朱丝系彭排。
后军细铠甲,白羽攒鞲靫。
辎车左右驰,万马拥长街。
送行动城郭,斗酒饮同侪。
壮士当报国,毋为故乡怀。
诗句:
前军红衲袍,朱丝系彭排。
译文:
前阵的士兵们身着鲜艳的红衲袍,腰间系着用朱丝编织的排箭袋。
注释:
- 红衲:红色的衲衣
- 朱丝:红色丝线
- 彭排:排箭袋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前阵士兵的装备和状态,通过“红衲袍”和“朱丝系彭排”描绘了他们鲜明的颜色和整齐的装备。同时,也展现了士兵们的严肃和庄重。
前军红衲袍,朱丝系彭排。
后军细铠甲,白羽攒鞲靫。
辎车左右驰,万马拥长街。
送行动城郭,斗酒饮同侪。
壮士当报国,毋为故乡怀。
诗句:
前军红衲袍,朱丝系彭排。
译文:
前阵的士兵们身着鲜艳的红衲袍,腰间系着用朱丝编织的排箭袋。
注释: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前阵士兵的装备和状态,通过“红衲袍”和“朱丝系彭排”描绘了他们鲜明的颜色和整齐的装备。同时,也展现了士兵们的严肃和庄重。
这首诗名为《落红》,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五言,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 第一句:“扫花游 落红” - 解释:“在春日里,我漫步于落英缤纷之地,感受着花瓣纷纷飘落的景象。” - 赏析:开头即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 第二句:“洗春雨急,碎万点胭脂,荡空无影。” - 解释:“春雨匆匆落下
诗句解读 玉儿睡醒后,头帕蒙面 - 这里的“玉儿”可能是指一位女子的名字或者代称,"睡醒后头帕蒙面"描绘了她醒来时的情景。 更娇柔,见郎羞 - “更娇柔”可能形容她醒来后的娇媚状态,而“见郎羞”则表现了她在看到某人时的羞涩感。 缟袂仙人,一笑艳明眸 - 这里用“缟袂仙人”形容她的服饰或气质,同时“一笑艳明眸”描述了她的笑容及其明亮的眼神。 粉瘦红憨春梦断,画阑畔,对西风 -
解析: - 第一句: “阖闾城外绿杨枝”指的是在吴国国王阖闾的城门外,长满了绿色的杨柳枝条。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景色,可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或感慨。 - 第二句: “一丝丝”可能意味着细长且脆弱的东西,这里可以理解为柳条。“比吟髭”则是将柳条比喻为胡须,增添了一丝诗意和形象性。这句诗通过比较,展现了柳枝与胡须的相似之处。 - 第三句: “比似吟髭,不似少年时
【解析】 此词写一位女子对远行的情人的思念。上片起首三句写女子临镜梳妆,欲寄相思无一字;接下两句,以芳心重省来表现其内心的痛苦。“鬓亸云低,眉颦山远”是写她因愁思而消瘦,容颜憔悴,眉如远山,黛色如云。“去翼宜相映”则形容她的眉与鬓发相映,更增其愁思之苦。下片写她对情人的思念和牵挂。“娇波频送”三句写她频频地以眼波送情,好像水波一样,又好像秋水一样,把情人的身影都映在水里,使情人仿佛也在眼前了
【注释】 崔嵬:高耸的样子。轩:指华丽的车子。 已叱仆(pū)夫(lì):已经呵斥驾车的人。回辕:调转车头。 无端:无缘无故,没来由。 媒(méi)劳:媒人牵线搭桥。恩绝:恩情断绝。则然:如此。 还坐:回到座位上。我闲:自得其乐,不受拘束。 无知:没有知音。绝弦:指不再弹琴。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长安任监察御史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失望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有客有客在门”起兴
【注释】 梨园:原指唐玄宗时教习歌舞的官署,后来泛指歌舞院。 卿卿: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宝柱:古代乐器筝上的柱。 银甲:形容筝弦发出的音响像银甲一般铿锵。 可人处:美妙动人之处。 娇(qiāo)银甲:形容筝音婉转柔美。 宜与画看:好像可以放在画里观赏。 徽容妍丽:指歌伎容貌美丽。 莺思缠绵:形容歌声宛转动人。 多情:指对歌伎有情的人。曾相遇:曾经相逢。 归舟:指回家的船。字:指记下。
江城子·惜花 牡丹芍药冠池台。 缕金杯,锦云堆。 最恨颠风,横雨故相催。 国色天香虚过了,红片片,卧苍苔。 绿阴篱落暗香来。 野酴醾,刺玫瑰。 照眼遗芳,烂漫趁晴开。 纵使专春春有几,花到此,已堪哀。 注释: - 牡丹芍药冠池台:牡丹和芍药是古代中国园林中常见的植物,常用于点缀池塘和平台。冠在这里意味着装饰或衬托的意思,池台即池边和台榭。 - 缕金杯:用金线装饰的杯子,形容酒杯精美华丽。 -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根据对全诗的理解进行理解分析。注意要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来理解。如“黄”“将上场”“何乡”“暴尪”“青楼娼”“风日”等词的含义,以及诗人的情感倾向,并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概括即可。 【答案】 农民们忙于上场收割。②田家忙,丈人荷担,儿牵妪衣妇挈囊,都为了能多得一些粮食。③汗流浃背
江城子·枕顶 【注释】 合欢花样满池娇。 - 形容花的形态美丽如合欢花,充满池塘。 用 心描。 - 用心细致地描绘。 数针挑。 - 用针线细心地缝制。 面面芙蕖,闲叶映兰苕。 - 荷花和莲叶相映成趣,莲叶上反射着兰花的样子。 刺到鸳鸯双比翼,应想像,为魂销。 - 将鸳鸯比作一对翅膀互相支撑的鸟,形象地描绘了鸳鸯相互依偎的情景,令人感受到一种灵魂上的共鸣。 巧盘金缕缀倡条。 -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辛稼轩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西湖夜景图。下面逐句翻译并加上注释和赏析: 1. 石州慢 题玉笙手卷(节选) - 【诗句】:石州慢 题玉笙手卷 - 【译文】: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夜景的词作。 2. 仙去缑山,宴罢武夷,琼响吹彻。 - 【注释】:缑山,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是道教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武夷,即武夷山,位于福建,是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 - 【赏析】
【注释】 1. 独酌谣:饮酒时吟咏的歌词。 2. 有酒且一醉:有酒就要尽情地喝一次。 3. 有歌且一谣:有歌声就要吟唱一曲。 4. 杯尽当再酌:酒杯空了,就要再斟满。 5. 生足意自适:人生满足,心情自然舒畅。 6. 身荣心苦焦:人虽显贵,内心却是煎熬。 7. 黎首人:普通人。 8. 放浪乐渔樵:放纵自己,乐于归隐。 9. 一谣仍一酌,且复永今朝:一句歌词接着一杯美酒,又一个早晨延续着。 10.
【注释】 杂诗七首:这是一首杂诗,共七首。杂诗是指内容杂乱无章的诗歌。这组七首诗都是诗人在战乱时期写的,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不满和愤慨。 河淮厌兵祸,城邑多荒榛:黄河、淮河一带厌恶战争(指金人占领中原)带来的祸害,许多城池被荒草覆盖。 百里无几家,但见风起尘:方圆百里之内看不到几户人家,只见狂风卷起的尘土飞扬。 燕雀归果树,豺虎饥食人:燕子麻雀回到树上,豺狼虎豹饥饿得吃人。
【注释】 杂诗七首: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共七首。每首都有四行八句。 春江采瑶草,将以伸缱绻:春天里,去江边采摘一种叫“瑶草”的草,准备用它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初期拾翠洲,复道滋兰畹:在初生的绿洲上采集芳草,在幽长的山径中种植兰花,用来装点庭院。 美人隔花深,歌竟瑶瑟偃:美丽的人在花丛深处,歌声唱到尽头,就收起了瑶瑟。 临流不可见,恍忽心未稳:站在水边却看不到她的身影,心中感到恍惚不定,心神不宁。
诗句:锻铁作佩刀,磨石为箭镞。 译文:用铁锻制成佩刀,用石头磨成锋利的箭镞。 注释:锻(duàn)铁作:用铁来锻造制作。作:做,制作。 磨(mó)石为:用石头磨制而成。为:做,制造。 箭镞(zú):指箭的箭头。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士兵在战场上制作武器的过程。首句“锻铁作佩刀”展示了战士们为了战斗需要而锻造的武器;第二句“磨石为箭镞”则描述了他们为武器配备的箭矢
【注释】 1.枭骑:指骁勇善战的骑兵。 2.黄埃:指战场上扬起的尘土。 3.堆粮:指堆积粮食。 4.作饭:指做军用饭食。 5.倒树:指砍伐树木。 6.道途行者绝:道路断绝,行人断绝。 7.那得:哪能。 【赏析】 《前出军五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描写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反映了人民在战争中的痛苦和不幸。全诗以“万军”为线索,从昨天、今天、明天三个时间段展开描绘
这首诗描述了一支军队在北庭的行军情景。 首句“大军北庭来”描绘了这支军队是从北方来的,地点是北庭。这里可能指的是唐朝的一个军事重镇或要塞。 第二句“部伍各有屯”表明每个士兵都有自己的营地。这反映了军队的纪律性和组织性。 第三句“放马原隰枯”描述了士兵们放马时发现草原已经干枯。这可能是由于天气原因或者是因为长时间的行军导致水源不足。 第四句“磨刀河水浑”则描绘了士兵们正在河边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