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淮厌兵祸,城邑多荒榛。
百里无几家,但见风起尘。
燕雀归果树,豺虎饥食人。
乡来脂膏地,死骨今如银。
流亡使复业,牛种当及春。
安得百龚召,错落为拊循。
征讨尚未息,奈何尔遗民。
【注释】
杂诗七首:这是一首杂诗,共七首。杂诗是指内容杂乱无章的诗歌。这组七首诗都是诗人在战乱时期写的,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不满和愤慨。
河淮厌兵祸,城邑多荒榛:黄河、淮河一带厌恶战争(指金人占领中原)带来的祸害,许多城池被荒草覆盖。
百里无几家,但见风起尘:方圆百里之内看不到几户人家,只见狂风卷起的尘土飞扬。
燕雀归果树,豺虎饥食人:燕子麻雀回到树上,豺狼虎豹饥饿得吃人。
乡来脂膏地,死骨今如银:家乡的土地肥饶,如今尸骨暴露在荒野,像银子一样。
流亡使复业,牛种当及春:流离失所的人们可以重建家园了,春天正是耕牛繁殖的季节。
安得百龚召,错落为拊循:怎样才能使百龚们聚集起来,错落有致地保护百姓呢?
征讨尚未息,奈何尔遗民:征战尚未结束,你们这些遗留下来的百姓该怎么办?
【赏析】
这七首诗是诗人在战乱时期写下的,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带来灾难的不满和愤慨。其中,“河淮厌兵祸,城邑多荒榛”反映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燕雀归果树,豺虎饥食人”描述了战乱中的凄惨景象;“安得百龚召,错落为拊循”则是作者对如何保护百姓的渴望。整组诗歌以悲愤的心情揭露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罪恶,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灾难的深切同情和强烈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