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苑东风珂佩鸣,宫莺初啭隔花声。
天清北口烟尘净,云去西山雨雪晴。
畿甸居民瞻奉使,衣冠国子拜先生。
汉家张赵何须数,待看皋夔致太平。
诗句原文:
上苑东风珂佩鸣,宫莺初啭隔花声。
天清北口烟尘净,云去西山雨雪晴。
畿甸居民瞻奉使,衣冠国子拜先生。
汉家张赵何须数,待看皋夔致太平。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第一首:“上苑东风珂佩鸣,宫莺初啭隔花声。”此句描绘了春天里的景象,上苑中的东风轻拂,使得玉佩发出悦耳的响声,而远处的宫莺则开始清脆地啼鸣,声音隔着花朵传到诗人耳边。这里的“上苑”可能指的是皇家园林,而“珂佩鸣”则形容了春天的气息和皇家的庄严。
第二首:“天清北口烟尘净,云去西山雨雪晴。”此句描述了天气的变化,天空变得清澈,北口的烟尘被风吹散,云层飘去后西边的山峦上出现了雨后的晴朗景象。这里的“天清”意味着天空非常清晰,而“烟尘净”则表达了环境的净化和清新。
第三首:“畿甸居民瞻奉使,衣冠国子拜先生。”此句描绘了当地居民对苏伯修参政的尊敬和欢迎,他们穿着官服,带着敬畏的心情来迎接这位尊贵的使者。这里的“畿甸”指的是京城周边的地区,而“衣冠国子”则形容了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或学者。
第四首:“汉家张赵何须数,待看皋夔致太平。”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认为汉朝的贤臣如张良、韩信等人已经足够治理国家,而期待看到像傅说、吕尚这样的贤人也能为国家带来和平与繁荣。这里的“汉家张赵”可能指的是汉朝的两位著名宰相,而“皋夔”则是古代的两个贤能之人,传说中曾辅佐大禹治水,后来成为商朝的贤臣。
整体赏析:
这三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的活动展现了诗人对苏伯修参政即将赴京兆尹任的祝贺之情,以及对他未来成就的期待和赞美。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和社会景象的描写,传递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