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盖山前湖水平,杨梅欲熟雨冥冥。
吴门乱后逢梅福,辽海来时识管宁。
野雾连村迷豹隐,江风吹浪送鱼腥。
伯阳旧有参同契,好共云孙讲《易经》。
子素先生客夏盖湖上欲往见而未能因赋诗用简仲远徵君同发一笑
夏盖山前湖水平,杨梅欲熟雨冥冥。
吴门乱后逢梅福,辽海来时识管宁。
野雾连村迷豹隐,江风吹浪送鱼腥。
伯阳旧有参同契,好共云孙讲《易经》。
注释:
- 夏盖山前湖水平,杨梅欲熟雨冥冥 - 描述了夏盖山前的湖泊在夏季平静如镜,而杨梅即将成熟,细雨纷纷,增添了一丝诗意和宁静的氛围。
- 吴门乱后逢梅福 - 指的是历史上吴门地区战乱之后,人们能够重获幸福,暗喻乱世之后迎来的安宁和希望。
- 辽海来时识管宁 - 管宁是东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以其高洁的品格著称。这句诗意味着作者在辽海(今辽宁一带)旅行时结识了像管宁这样品德高尚的人。
- 野雾连村迷豹隐 - 描述了乡村被浓雾笼罩,使得豹难以辨认其踪迹,营造出一种迷离神秘的自然景观。
- 江风吹浪送鱼腥 - 描绘了江风带动海浪,带来腥味的场景,传达了大海的壮观与自然的活力。
- 伯阳旧有参同契 - 伯阳是古代道家思想家之一,参同契是其著作之一,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与道家哲学的向往。
- 好共云孙讲《易经》 - “云孙”可能是指一位擅长讲解《易经》的老师,表示与这位老师共同探讨《易经》的奥秘,反映了学习和交流的重要性。
赏析:
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诗人在夏盖湖畔的所见所感。诗中不仅捕捉了自然美景,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与哲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诗作不仅传递了作者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理解。此外,诗中的韵律和节奏也体现了高明作为明代诗人的精湛技艺,使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音乐美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