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阳别驾真清官,弹琴诵书民自安。
幽居恰近范蠡宅,官舍政俯西施滩。
水声入林竹根冷,山云落几香炉寒。
有客打门求妙墨,家僮莫放砚池乾。

【注释】

  1. 达天山别驾:官名。唐开元间置达天州,以刺史兼此官,掌领郡事,为地方行政长官。2. 暨阳:古县名。在今浙江新昌南。3. 真清官:即“真清官”之称。4. 弹琴诵书民自安:弹琴吟诗读书,百姓自然心安理得。5. 幽居:隐居。6. 范蠡宅:指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的住宅。范蠡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他在辅佐越王勾践灭吴称霸之后,辞官退隐,改名鸱夷子皮,泛舟五湖而终。7. 西施滩:位于浙江省诸暨市西南,因相传西施曾浣纱于此而得名。8. 水声入林竹根冷:形容水声潺潺入耳,使人感到清凉。9. 山云落几香炉寒:形容山间云雾缭绕,如同几座香炉中冒出袅袅烟雾一般,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10. 有客打门求妙墨:有人敲门来索要写字用的好墨。11. 家僮莫放砚池乾:不要让砚台里的墨水干涸了,以免耽误客人的请求。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达天山别驾所居时的所见所感。诗人以优美的文字描绘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涯的厌倦。
    首句“暨阳别驾真清官”,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地位。接着以“弹琴诵书民自安”来描绘诗人与民同乐的场景,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关心民生的一面。
    颔联“幽居恰近范蠡宅,官舍政俯西施滩”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居住环境的描绘。诗人将自己比作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范蠡,认为自己也曾有过一段隐居的生活。同时,他也将官舍比作西施滩,暗示自己虽身为地方官员,但并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注重民生福祉。
    颈联“水声入林竹根冷,山云落几香炉寒”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自然环境。诗人以水流潺潺、山云飘渺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尾联“有客打门求妙墨,家僮莫放砚池乾”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来访者的接待态度。诗人不仅欣然接受客人的请求(有客打门求妙墨),还特意叮嘱家僮(家僮莫放砚池乾)不要让墨水干涸了,以免耽误客人的请求。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客人的尊重和友好,也展示了他的谦逊与真诚。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在作品中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典故(如范蠡、西施等),使得整首诗更具文化底蕴和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