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雨池上来,微风动寒绿。
幽人睡初起,开窗见修竹。
西山带层云,隐隐出林木。
境寂尘自空,虑澹趣常足。
独坐无晤言,流泉下深谷。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首先理解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然后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最后赏析诗的语言。本题要求逐句解释诗句,并给出注释及赏析。解答时,先对全诗进行解读;再逐句逐词进行解读;最后进行综合概括即可。

“晓雨池上来,微风动寒绿”,清晨的雨水洒在池塘上,微风吹拂着寒冷的绿色。这一句中,“晓雨”是时间,“池上”是地点,“来”“动”是动作,“寒绿”是景物特征,写出了早晨的景色。

“幽人睡初起,开窗见修竹”,幽静的人刚起床,打开窗子就看见修长的竹子,这一句中,“幽人”是人物形象,“初起”是时间点,“开窗”“见修竹”是动作,“修竹”是景物特征,描绘了幽静的早晨。

“西山带层云,隐隐出林木”,西山上笼罩着层层薄雾,隐隐约约地露出树木,这一句中,“西山”是景物形象,“层云”“林木”是景物特征,描绘了一种朦胧美的景象。

“境寂尘自空”,环境很寂静,尘世自然空无一人,这一句中,“境寂”是环境特点,“尘自空”是人物形象与心境特点,写出了环境的寂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虑澹趣常足”,心情淡泊情趣充足,这一句中,“虑澹”是心境特点,“趣常足”是人物形象与心境特点,写出了诗人内心宁静、愉悦的状态。

“独坐无晤言,流泉下深谷”,独自坐着没有言语,流泉在山谷间流淌,这一句中,“独坐”是动作,“无晤言”是状态,“流泉”是景物形象,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答案】

①首句写清晨的景色:晓雨、微风、寒绿。

②次二句写幽闲的生活:幽静之人刚刚起床,开门就看到高耸入云的修竹。

③第三句写远景:西山上云雾缭绕,隐隐约约地露出树木。

④第四句写近景:环境清幽,尘世自然空无一人。

⑤第五句写心境:心情淡泊情趣充足。

⑥尾联写独坐无话可说,有泉水从深谷间流淌的情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