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比空门幻六如,我曹漫尔羡三馀。
设罗自信能罹雉,缘木何由可得鱼。
煮字有方逾辟谷,卖文无计胜佣书。
神交沧海非冥漠,岂论心知会数疏。
酬蒋尚之见寄韵二首
世间的虚幻如同空门中的幻象,我们羡慕佛家的三乘法。
自诩为能设罗捕捉雉鸡,却不知道攀缘木梯难以捉到鱼。
我煮字有方胜过辟谷,卖文无计可胜佣书。
神交沧海不是漠然无知,岂能只论心知会数疏。
注释:
⑴世比:比喻世人。六如:《楞伽经》卷九“若菩萨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于一劫修十地菩萨之行”,即指菩萨修行六度、四摄等行,以成佛道,故世比六如。
⑵漫尔:随便,随意。羡:羡慕。三馀:佛教称“有余”、“无余”、“不有余”,谓有余者有三,而此三者即是无余涅槃,故云“三馀”。
⑶设罗:设置陷阱捕兽。罹:同“罹”,遭遇。雉:野鸡。
⑷缘:攀缘。缘木:攀登树木。何由:如何能够。
⑸煮字:《楞伽经》卷七“若诸沙门读是经典,应如是学”,谓“以戒力读”之法:“若人于经,若受戒时,若读时,若说经时,若为人解说时,若书写时,皆应当一心念‘我是沙门,当持是经,当受是戒,当读是经,当说经,当为人解说经,当写是经’”。故云“煮字”。
⑹辟谷:道教称修炼成仙的人不吃五谷。佣书:做雇工替人家抄书。
⑺神交:精神交往,心灵相通。
⑻冥漠:昏暗不明。心知:心灵相通。数疏:数语,几言。
赏析:
这首酬答诗作于元嘉三年(426)冬,与《观沧海》并作,当时诗人已出使北朝,被留邺城,不得南归。诗中表达了他对世事无常、人生短促的慨叹,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不平之气。全诗情感丰富,寓意深刻,既有对世俗的批判,也有对自我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