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抟万鹤下瑶台,九市无人夜拨灰。
可惜西湖歌舞地,春深触处长蒿莱。

【注释】

武林:指杭州,这里借指西湖。易之韵:王易之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族子,曾官至太子少师。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伤今之作。诗人借咏叹杭州西湖歌舞之地的荒芜,抒发了对晚唐社会黑暗、世态炎凉的感慨和不满之情。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风抟万鹤下瑶台”。这句用“风”字起兴,点明题旨。“风”,在这里既是实指,也是虚指。实指,是说秋风劲吹;虚指,则是暗喻当时权贵们的专横跋扈,如鸱鸮(猫头鹰)在笼中乱飞乱叫那样猖狂。这两句以“风”为媒介,从眼前景物着笔,写出了“九市无人夜拨灰”的景象。

“九市无人夜拨灰”。“九市”,指南朝时杭州城繁华的商业区,这里代指杭州。“灰”,指煤烟、尘烟。这两句写杭州昔日商贾云集,夜市繁忙,而今却空无一人,只有煤烟、尘烟随风四散,凄凉冷落。

“可惜西湖歌舞地,春深触处长蒿莱。”这两句紧承上两句,进一步抒写出了诗人的感概。“可惜”,感叹词,表示遗憾的意思。这两句说:可惜杭州当年是歌舞升平的地方,如今却成了荒凉冷清之所,春天来了,野草长满大地。

这首诗开头用秋风吹落万鹤的意象,烘托出萧瑟凄冷的气氛;然后写到繁华已去,只剩寂寥,再写到荒草丛生,春意全无,最后由哀叹而发出感慨,表达出作者对晚唐社会的不满情绪。

这首诗意境开阔,语言精练。首句“风抟万鹤下瑶台”,“风”字既实指秋风,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秋风劲吹,吹落万只仙鹤,使它们纷纷降落到高高的瑶台上,形象地表现出一种萧条冷落的意境。接着又以“九市”“夜拨灰”来渲染这种萧条冷落的气氛。“九市”,是指繁华的商业区,过去那里热闹非凡,人来人往,车马喧阗。然而,当夜色降临时,这里便变得一片寂静,只有煤烟、尘烟随风四散。这一景象与前面的“风”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个苍凉、寂寞的背景画面。

第三、四句则由背景画面转入人物描写。这两句诗中的“可惜”两字,既是对杭州昔日繁华景象的惋惜,也是对当前衰败局面的感慨。它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的无奈与悲哀。同时,这两句诗也蕴含了一种深沉的忧思:既然昔日的辉煌已经消逝,那么现在的荒凉又有何意义呢?这种忧虑与悲哀,正是那个时代人们的共同心声。

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春深触处长蒿莱”,这里的“春深”既是指季节的更迭,也象征着历史的变迁。而“触处”则意味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一片荒凉与萧索的景象。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失望,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的期盼与憧憬。他希望时光能够倒流,让过去的辉煌重现于眼前;他期待新的机遇与挑战能够降临到自己身边,让自己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整首诗通过对杭州的描写与抒发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与无奈。同时,也寄寓了他对未来的期盼与憧憬。这首诗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其深刻的思想内容与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