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花木四时春,造物深藏太古醇。
若使渔郎知去路,再容多少避秦人。

《过桃川宫二首·其二》是元代诗人曹伯启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山中花木四季常青的景象,以及造物者深藏太古醇厚的情韵。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渔郎寻找去路的期待,同时暗示了世事变迁中的无奈与沧桑。

“山中花木四时春,造物深藏太古醇。”这两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中花木四季常青,造物者深藏太古醇厚的画卷。这里的“山中”指的是一个幽静而充满生机的地方,花木四季常青,展现了大自然的恒久与美好。“造物深藏太古醇”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造物者的赞美,认为他们深藏不露,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种深沉的力量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若使渔郎知去路,再容多少避秦人。”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渔郎寻找去路的期待。渔郎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他曾经迷失在茫茫大海上,但最终凭借智慧找到了回家的道路。这里,诗人用“避秦人”来暗指世事变迁中的无奈与沧桑。诗人希望渔郎能够继续前行,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

这首诗通过对山中花木四季常青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恒久与美好;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渔郎寻找去路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世事变迁中的无奈与沧桑。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