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声诉,鹧鸪声助,催上黔阳归路。
轻舟短棹泛沧浪,沾两袖、夜郎烟雾。
云山如暮,滩流如怒,石齿崭然无数。
天涯愁绪不堪论,这光景、能消几度。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题目为“呈建中御史”。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如下:

鹊桥仙    
杜鹃声诉,鹧鸪声助,催上黔阳归路。    
轻舟短棹泛沧浪,沾两袖、夜郎烟雾。    
云山如暮,滩流如怒,石齿崭然无数。    
天涯愁绪不堪论,这光景、能消几度。    

注释

  • 鹊桥仙:一种诗歌形式,以七夕之夜牛郎织女相会的神话为题材。
  • 催上黔阳归路:指催促诗人回到家乡黔阳。黔阳是地名,位于今天的贵州省。
  • 夜郎:古代对贵州一带的称呼,这里用作比喻。
  • 沧浪:广阔的江水。
  • 沾:湿。
  • 云山如暮:形容山势险峻,云雾缭绕,天色已晚。
  • 滩流如怒:形容水流湍急,波涛汹涌。
  • 石齿崭然无数:形容岩石陡峭,参差不齐。
  • 天涯愁绪:指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 这光景:指当前的景色和心情。
  • 能消几度:意思是能承受多少回这样的景致。

译文
杜鹃啼叫,鹧鸪鸣叫,催促我踏上归途。
轻舟短棹泛游在宽阔的江水中,衣袖沾满了夜郎的烟雾。
群山像傍晚一样,滩流像发怒般,无数石头耸立。
天涯的忧愁让人难以承受,这种美景又能持续多少回?

赏析
这首诗是辛弃疾在担任湖南安抚使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对杜鹃和鹧鸪的声音描写,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氛围。然后,诗人用“催上黔阳归路”表明自己被催促着要回到自己的家乡。这里的“催”字,不仅表现了时间的紧迫,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急切。
诗人描绘了自己乘坐小船在江河中行驶的情景。通过“轻舟短棹泛沧浪”等句,展现了江水的宽广和船只的轻盈,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正当诗人陶醉于美景之时,他突然感到了孤独和无助。因此,接下来的三句通过描写山川和水流的变化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其中“云山如暮,滩流如怒,石齿崭然无数”等句,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
最后一句“天涯愁绪不堪论”,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愁绪和无奈。这里的“天涯”一词,既指远方的家国,也指诗人所处的困境。而“愁绪”一词,则概括了诗人所有的痛苦和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内心充满矛盾和挣扎的诗人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