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寺是馆娃宫,霸国风流梦已空。
楚客智穷三諌后,越师戍合五湖中。
佳人已化朝云白,高阁犹涵夕照红。
谁料后千年过此,却凭阑槛数飞鸿。

【诗句释义】

涵虚阁:在灵岩寺内,以“涵虚”命名的阁楼。

灵岩寺:位于苏州市西南,因晋时吴王孙恩在此建避暑台而得名。

馆娃宫:春秋时吴国宫殿遗址,又名“姑苏台”。

霸国:指春秋时的吴国。

三諌:指《楚辞》中的《招魂》、《九歌》中的《湘夫人》和《天问》。

五湖:指太湖。

佳人:指西施。

朝云白:比喻美女化为云霞。

高阁:指涵虚阁。

夕照红:指夕阳的余晖映红了高阁。

千年:指千年后的今天。

过此:经过这里。

凭阑槛:倚着栏杆。

数飞鸿:数雁南飞。

【译文】

灵岩寺是昔日的馆娃宫遗址,如今已是历史的沧桑。

昔日的楚客智穷后,只能空想当年三諌之事。

如今的越师戍守着五湖,与当年何其相似。

昔日的美女已化为朝云白,高阁依旧沐浴着夕阳的余晖。

谁能想到千年之后,我们依然能在这里欣赏美景?

却只能倚着阑槛,数着南飞的大雁。

【赏析】

这首诗以“涵虚阁”为题,描绘了灵岩寺的景色以及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首联写灵岩寺曾是吴国馆娃宫之地,如今已无遗迹可寻。颔联写昔日楚客智穷后只能空想当年三諌之事,如今越师戍守五湖,与当年何其相似。颈联写昔日美女已化为朝云白,高阁依旧沐浴着夕阳余晖。尾联写千年之后,我们依然能在这里欣赏美景,却只能倚着阑槛,数着南飞的大雁。整首诗既展现了灵岩寺的历史变迁,又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