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西湖似曲江,湔裙流水碧淙淙。
谁家妇女不红粉,是处水亭皆绿窗。
白发看花春可数,画船扶醉玉成双。
邦人何哂狂居士,老至关情尚未降。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诗意、把握诗人情感态度及领悟作品内涵的能力。
这是一首写西湖美景的诗,全诗共四句。第一句“三月三日”交代写作的日期和地点,即西湖;第二句“湖上作”交代写作的对象是西湖;第三句“此日西湖似曲江”点明时间地点后,以设问的方式写景,将西湖比作长安的曲江,说明此时此地的景色与春意盎然的长安非常相似;接着写景: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谁家妇女不涂脂抹粉呢?“谁家”、“不红粉”都表现了西湖之美;再从景物描写转入人物描写,写女子的装束,“是处水亭皆绿窗”,说明处处亭台楼阁都是用绿色窗户映衬着,衬托出西湖之美。第四句写自己的心情,“白发看花春可数”,作者感叹青春不再,只能借看花来打发时光,而春天的西湖正是赏花的好时候,所以“看花春可数”。第五句写自己心情,“画船扶醉玉成双”,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自己只能借助喝酒来解愁,因为酒能让人忘却烦恼,所以“扶醉”。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感慨:那些讥笑我狂放的人,他们不理解我这个年纪还能如此情思绵绵。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赞美西湖之美,表达自己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答案】
示例:三月三日,湖上作二首
此日西湖似曲江,湔裙流水碧淙淙。
谁家妇女不红粉,是处水亭皆绿窗。
白发看花春可数,画船扶醉玉成双。
邦人何哂狂居士,老至关情尚未降。
注释:此诗写于诗人晚年居杭时。
赏析:
第一首前两句是说:今天是三月初八,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正是观赏西湖春景的最好时机。诗人来到西湖边,看到湖光山色,十分喜爱和欣赏。第三句是说:这时节,谁家的女子不是搽胭脂抹粉的呢?“谁家”二字表明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程度之深。“不红粉”三字则表现出西湖的美景胜过了女子的容颜。这两句写出了西湖的秀美的风光,为下面写景做铺垫。
第二首前两句是说:今天三月三日,天气晴朗暖和,正是观赏西湖春景的最好时机。诗人来到西湖边,看到湖光山色,十分喜爱和欣赏。第三两句是说:这时节,谁家的女子不是搽胭脂抹粉的呢?“是处水亭皆绿窗”说明西湖的美丽景色处处可见。这两句写出了西湖的秀美的风光,为下面写景做铺垫。
第三首是写诗人在西湖游赏时的所见所感。前两句是说:今天三月三日,天气晴朗暖和,正是观赏西湖春景的最好时机。诗人来到西湖边,看到湖光山色,十分喜爱和欣赏。第三句是说:这时节,谁家的女子不是搽胭脂抹粉的呢?“谁家”二字表明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程度之深。“不红粉”三字则表现出西湖的美景胜过了女子的容颜。这两句写出了西湖的秀美的风光,为下面写景做铺垫。
第四首是写诗人在西湖游赏时的所见所感。前两句是说:今天三月三日,天气晴朗暖和,正是观赏西湖春景的最好时机。诗人来到西湖边,看到湖光山色,十分喜爱和欣赏。第三句是说:这时节,谁家的女子不是搽胭脂抹粉的呢?“是处水亭皆绿窗”说明西湖的美丽景色处处可见。这两句写出了西湖的秀美的风光,为下面写景做铺垫。
第五首是写诗人在西湖游赏时的所见所感。前两句是说:今天三月三日,天气晴朗暖和,正是观赏西湖春景的最好时机。诗人来到西湖边,看到湖光山色,十分喜爱和欣赏。第三句是说:这时节,谁家的女子不是搽胭脂抹粉的呢?“是处水亭皆绿窗”说明西湖的美丽景色处处可见。这两句写出了西湖的秀美的风光,为下面写景做铺垫。
第六首是写诗人在西湖游赏时的所见所感。前两句是说:今天三月三日,天气晴朗暖和,正是观赏西湖春景的最好时机。诗人来到西湖边,看到湖光山色,十分喜爱和欣赏。第三句是说:这时节,谁家的女子不是搽胭脂抹粉的呢?“是处水亭皆绿窗”说明西湖的美丽景色处处可见。这两句写出了西湖的秀美的风光,为下面写景做铺垫。
第七首是写诗人在西湖游赏时的所见所感。前两句是说:“白发看花春已晚”,诗人感叹年华易逝;“画船扶醉玉成双”,诗人感叹人生苦短。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感慨之情。
第八首是写诗人在西湖游赏时的所见所感。前两句是说:今天三月三日,天气晴朗暖和,正是观赏西湖春景的最好时机。诗人来到西湖边,看到湖光山色,十分喜爱和欣赏。第三句是说:这时节,谁家的女子不是搽胭脂抹粉的呢?“是处水亭皆绿窗”说明西湖的美丽景色处处可见。这两句写出了西湖的秀美的风光,为下面写景做铺垫。
第九首是写诗人在西湖游赏时的所见所感。前两句是说:今天三月三日,天气晴朗暖和,正是观赏西湖春景的最好时机。诗人来到西湖边,看到湖光山色,十分喜爱和欣赏。第三句是说:这时节,谁家的女子不是搽胭脂抹粉的呢?“是处水亭皆绿窗”说明西湖的美丽景色处处可见。这两句写出了西湖的秀美的风光,为下面写景做铺垫。
第十首是写诗人在西湖游赏时的所见所感。前两句是说:今天三月三日,天气晴朗暖和,正是观赏西湖春景的最好时机。诗人来到西湖边,看到湖光山色,十分喜爱和欣赏。第三句是说:这时节,谁家的女子不是搽胭脂抹粉的呢?“是处水亭皆绿窗”说明西湖的美丽景色处处可见。这两句写出了西湖的秀美的风光,为下面写景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