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谁人肯在家,倾城满意事繁华。
时非上巳不为节,春到牡丹才是花。
雾鬓风鬟湖上女,画轮绣毂道傍车。
儿童尽唱铜鞮曲,未觉人间日易斜。

诗句:三月三日,湖上作二首

译文:

此日谁人肯在家,倾城满意事繁华。

时非上巳不为节,春到牡丹才是花。

雾鬓风鬟湖上女,画轮绣毂道傍车。

儿童尽唱铜鞮曲,未觉人间日易斜。

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三月三日西湖的春日景象,通过对比古代曲江的繁华,展现了西湖的宁静与美丽。诗中“此日谁人肯在家”表达了节日期间人们纷纷外出游玩,不愿留在家中的场景。而“倾城满意事繁华”则进一步强调了节日期间人们的欢乐和热闹氛围。

“时非上巳不为节”指的是只有在上巳这一天,人们才会庆祝节日。这里的“上巳”是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祭祀、游园等活动,以示对神灵的敬仰。诗人通过这句话暗示了三月三日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也进行了各种庆祝活动。

“春到牡丹才是花”则是指春天到了,牡丹花开了,这才是真正的春天。这里的“牡丹”是一种名贵的花卉,象征着富贵和繁荣。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雾鬓风鬟湖上女,画轮绣毂道傍车。”描绘了湖上女子的美貌以及她们乘坐着华丽的车辆出游的场景。这里的“雾鬓风鬟”形容女子的秀发如同雾气般朦胧,“画轮绣毂”则指车辆装饰华丽,如同精美的画作一般。这些描写都突出了女子的美貌和优雅。

“儿童尽唱铜鞮曲”,这里的“铜鞮曲”是一种古老的歌曲,通过儿童的演唱,将这种古老的音乐传播开来。这里的“尽唱”表示所有儿童都在唱歌,表现出了节日的热闹和欢快气氛。

“未觉人间日易斜”则是指尽管时间过得很快,但人们仍然沉浸在欢乐之中,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流逝。这里的“日易斜”意味着太阳即将落山,暗示着一天即将过去。整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和人们的欢乐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的春天景色和人们对节日的热爱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通过比较古代曲江的繁华与今日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自然美的赞叹之情。此外,诗中的儿童唱铜鞮曲等细节描写,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