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承平厌万机,轻乘黄屋出京畿。
三年巡狩前王有,千里看花亘古稀。
河畔柳条春自长,苑中萤火夜还飞。
当时九庙躬辞日,肯信龙舟更不归?
赏析:
《汴河怀古》是元代诗人张昱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繁华与衰落,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
全诗如下:
家国承平厌万机,轻乘黄屋出京畿。
三年巡狩前王有,千里看花亘古稀。
河畔柳条春自长,苑中萤火夜还飞。
当时九庙躬辞日,肯信龙舟更不归?
注释:
1、家国承平厌万机:家国承平指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厌万机是指厌倦了处理各种繁杂的事务。
2、轻乘车驾黄屋出京畿:轻乘车驾指皇帝出行不用御车,黄衣指帝王所穿黄色的衣服。
3、三年巡狩前王有:巡狩是指在全国各地巡视的制度,前王有表示过去的帝王曾经巡视过这个地方。
4、河畔柳条春自长:河畔柳条春天时自然长出新枝。
5、苑中萤火夜还飞:苑中萤火指在花园里看到的萤火虫,夜间还飞是指晚上还在飞舞。
6、当时九庙躬辞日:当时九庙指的是古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躬辞日是指亲自向祖先祭拜的日子。
7、肯信龙舟更不归:龙舟泛指皇家船只,更不归意味着不再回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汴河的历史变迁的描述,展示了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首联“家国承平厌万机,轻乘黄屋出京畿”描绘了国家安定繁荣的景象,皇帝出行不必用御车,显示了国家的富足和人民的生活安逸。颔联“三年巡狩前王有,千里看花亘古稀”则展现了过去帝王巡视时的壮丽景象,而如今这种景象已经成为了遥远记忆。颈联“河畔柳条春自长,苑中萤火夜还飞”则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变化,河水依然流淌,柳树依旧生长,但夜晚的萤火已经消失,象征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尾联“当时九庙躬辞日,肯信龙舟更不归”则进一步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可能无法实现的希望。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照,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