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番灯盏重百斤,刻铭供佛题大臣。
黄楢万瓮照无尽,上祝皇釐下己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辇下曲一百首》中的第一首歌。它描绘了一盏重量达百斤的西番灯,以及这盏灯在供佛和题写大臣名字时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西番灯盏重百斤,刻铭供佛题大臣。
  • “西番灯盏”指的是一种来自西域(今新疆一带)的灯具,其造型独特,色彩鲜艳。
  • “重百斤”形容灯具的重量之大,达到了百斤,即一石左右。
  • “刻铭”指的是在灯盏上雕刻文字或图案,以纪念或祈福。
  • “供佛”意味着这盏灯是用来供奉佛像的,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
  • “题大臣”则是指人们在灯上刻写自己的名字,可能是为了表达对某个大臣的敬仰之情。
  1. 黄楢万瓮照无尽,上祝皇釐下己身。
  • “黄楢”是一种黄色的木材,可能被用于制造这盏灯的材料。
  • “万瓮”指的是成千上万的陶罐,它们被用来储存酒或其他液体。
  • “照无尽”形容这盏灯的灯光明亮、持久,能够照亮整个房间或寺庙。
  • “上祝皇釐”表示人们向上祈求皇帝的健康长寿。
  • “下己身”则是指人们在灯下祈福自己平安吉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盏来自西域的重百斤灯具,以及它在供佛和题写大臣名字时的情景,展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宗教和文化的重视。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人们对皇帝和自己的祝福,反映了人们的虔诚与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