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门齐侯月生眉,白日不食夜饱之。
缠头向西礼圈户,出浴升高叫阿弥。
【注释】
辇下曲一百二首:指《乐府诗集》卷三十一“鼓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收录的一百二十首乐曲。
有秩序的第一首:指《新唐书·乐志》所载《唐雅乐十二律调》。
生眉(méi):形容眉毛秀美如画,这里指月色之美。
白日:白天。
不食:不吃。
圈户:指歌舞伎。
阿弥:梵语,意为“吉祥”。此处泛指歌舞伎。
【译文】
花门齐侯月生眉,白天吃不饱晚上吃香美。
缠头向西礼歌舞伎,出浴升高唤阿弥吉祥。
【赏析】
《辇下曲》是唐代宫廷宴会时所奏之乐,其曲调典雅,风格豪壮。《辇下曲一百十二首》,有序一首,是《唐会要》卷三十七记载的唐玄宗在开元年间所作。本诗即选自其中第一首。此诗以歌咏玄宗宴乐为内容,写尽了玄宗的骄奢淫逸和享乐生活。
首句中的“花门”,是指突厥、回纥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齐侯”指的是唐朝的边将。唐代边境地区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他们与汉族杂居,互为邻居。因此,唐代对少数民族首领的尊称,常冠以“花门”、“齐侯”之类。
第二句“生眉”用来形容月光皎洁,明亮如画。“月生眉”是说月亮明亮得好像美女的眉毛一样美丽,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月色之美。
第三句“不食夜饱”,意谓太阳已经下山,人们不再进食;而月亮却依然挂在夜空之上,照得人心里感到十分满足。这里的“白日”指白天,而“不食”并非真的饥饿。这句诗意在说明,虽然白天没有食物,但因为有了美丽的月亮,所以人们的心情很愉快。
第四句“缠头向西礼圈户”,意谓歌舞伎在西方行礼,表示敬仰之意。“缠头”是古代的一种礼物,指赠送给歌舞伎的钱财。“圈户”是歌舞伎所在的场所。这句诗的意思是歌舞伎们向东方行礼致敬。
第五句“出浴升高叫阿弥”,意谓歌舞伎从浴室里出来,登上高台,高声呼叫阿弥。“阿弥”是一种吉祥如意的意思。这里代指歌舞伎。这句诗的意思是歌舞伎们正在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以赞美玄宗的奢华生活为主题,通过对玄宗宴乐场面的描写,展现了大唐盛世的繁荣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浮华和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