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桓城下白翎雀,雄鸣雌随求饮啄。
有时决起天上飞,告诉生来羽毛弱。
西河伶人火倪赤,能以丝声代禽臆。
象牙指拨十三弦,宛转繁音哀且急。
女真处子舞进觞,团衫鞶带分两傍。
玉纤罗袖柘枝体,要与雀声相颉颃。
朝弹暮弹白翎雀,贵人听之以为乐。
变化春光指顾间,万蕊千花动弦索。
只今萧条河水边,宫庭毁尽沙依然。
伤哉不闻白翎雀,但见落日生寒烟。

注释:

  1. 乌桓城下白翎雀,雄鸣雌随求饮啄。乌桓城,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承德市境内。白翎雀是一种生活在草原上的鸟类,雄鸟的叫声嘹亮,雌鸟的叫声柔和。它们喜欢在河边觅食,有时也会飞得很高,寻找水源。
  2. 有时决起天上飞,告诉生来羽毛弱。这句诗描述了白翎雀展翅飞翔的情景,它有时会从天空中飞起,这是它的本能行为,同时也暗示了它的脆弱和无力。
  3. 西河伶人火倪赤,能以丝声代禽臆。西河,指的是黄河以西的地区,这里指的是河北、山西一带。伶人,即演员,火倪赤是一位擅长演唱的演员,他用歌声代替了鸟的鸣叫。
  4. 象牙指拨十三弦,宛转繁音哀且急。象牙是制作乐器的材料之一,指拨是用手指拨动琴弦的一种方式。十三弦指的是古琴上共有十三根弦,这里可能是指某种弦乐器。这里的“宛转繁音”形容音乐优美而富有变化;“哀且急”描述的是音乐的情感表达,既有悲伤又有急促的感觉。
  5. 女真处子舞进觞,团衫鞶带分两傍。这句话描绘了一种舞蹈场景,女真(女真族,又称女真部)的少女穿着华丽的服饰,翩翩起舞,她的衣袂飘飘,裙带飘然,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6. 玉纤罗袖柘枝体,要与雀声相颉颃。“玉纤”,形容女子的手细腻如玉;“罗袖”,指女子的衣袖,这里可能是指袖子的颜色或材质。这里的“柘枝体”可能是对舞蹈动作的一种形象描述,柘枝是一种树枝制成的道具,女子用它来模拟鸟儿的动作。
  7. 朝弹暮弹白翎雀,贵人听之以为乐。这句诗描述了贵族们欣赏白翎雀演奏的场景。他们每天早晨都会弹奏白翎雀,晚上则继续演奏,以此娱乐自己。这里的“弹”是指弹奏乐器,而“以为乐”则表明这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
  8. 变化春光指顾间,万蕊千花动弦索。这句话描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在短暂的时光里,万物复苏,花朵盛开,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这里的“指顾间”意味着时间短暂而迅速,而“万蕊千花”则形容了春天的美景。
  9. 只今萧条河水边,宫庭毁尽沙依然。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华景象的怀念之情。现在的河水边已经变得萧条破败,曾经的宫殿和庭院也已经不复存在,只有沙粒依旧。这里的“宫庭”指过去的皇宫和庭院,它们已经成为过去的记忆。
  10. 伤哉不闻白翎雀,但见落日生寒烟。最后一句诗人表达了对白翎雀失去的消息的惋惜之情。他感叹现在再也听不到白翎雀的声音了,只能见到夕阳西下时升起的寒烟。这里的“伤哉”表示诗人的悲伤和遗憾之情,他为白翎雀的命运感到惋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白翎雀的音乐表演的诗歌。诗人通过对白翎雀的形象、声音、舞蹈等各个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一种优雅而富有情感的音乐表演艺术。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音乐之美和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