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帘坐对西山雪,菌阁前头正向阳。
剡水当时元有戴,榖城今日可无张。
披云松树鳞鳞湿,瞰屋山泉角角方。
染就绿霞春帖子,不妨青鸟便衔将。

【注释】

  1. 钩帘坐对西山雪:钩起窗帘,面对西山的雪景。
  2. 菌阁前头正向阳:菌阁前面正对着太阳。菌阁是古代建筑的一种,以菌类植物为建筑材料。
  3. 剡水当时元有戴:剡水当时曾经有一位名叫戴的人。
  4. 榖城今日可无张:榖城今天可以没有张这个人。
  5. 披云松树鳞鳞湿:披上云雾,松树鳞鳞湿润,形容松树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6. 瞰屋山泉角角方:俯瞰小屋,山泉从墙角流下。
  7. 染就绿霞春帖子:用春天的绿色颜料染就的春帖子。
  8. 青鸟便衔将:让青鸟把春帖带回去。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首句“钩帘坐对西山雪”,诗人坐在窗前,面对着西山的雪景。这里的“钩帘”是指拉开窗帘的动作,而“对雪”则表明了诗人此时的心情是平静而又有些忧郁的。西山的雪景美丽而寂静,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
    第二句“菌阁前头正向阳”,诗人的视线转移到了菌阁的方向,那里阳光灿烂,生机勃勃。菌阁是一种古老的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和风格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这里诗人用“菌阁前头正向阳”来形容菌阁的辉煌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祝福和期盼。
    第三句“剡水当时元有戴”,诗人回忆起了剡水这个地方曾经有一位名叫戴的人。这一句可能是在表达对那位戴人的怀念之情,也可能是在暗示自己曾经与那位戴人有过一段美好的回忆。
    第四句“榖城今日可无张”,诗人用了一种夸张的说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之情。他说现在的榖城没有了张这个人,可能是因为张已经离开了这个地方。这句诗可能是在表达对友人的离别之痛,也可能是在暗示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都是写诗人在送别友人时的所见所感。诗人用“披云松树鳞鳞湿”、“瞰屋山泉角角方”等词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中。同时,这些词语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最后两句“染就绿霞春帖子,不妨青鸟便衔将”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和祝福。他说要用春帖子来染就一片绿色的霞光,让青鸟带着这份祝福飞回友人身边。这句话充满了浪漫和温馨,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祝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