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爱渠蒸蕨香,一盘劝我苦笋凉。
饱食翻疑得诗瘦,不如顿顿地椒羊。
【注释】
①揭(jié)学士:指唐代诗人韩愈。武康山:在今浙江德清县。薛外史:即薛逢,字袭封,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江东:指江南一带。杜甫诗有“忆昔先皇巡吴越,曾向东南望禹门”句。二首:指《和韩侍御送薛三郎中归东都》一诗的第二、四句。
【赏析】
韩愈和杜甫都是唐朝的大诗人。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以雄浑豪放著称;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以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而著称。这两位大诗人在武康山相遇并同游,彼此唱和,成为当时传为佳话的盛事。
这组诗共两首,第二首写与友人相聚时的欢愉之情。开篇两句是说,朋友韩愈喜欢蒸熟的蕨菜的香气,也喜欢劝我吃一盘用竹叶包裹着的苦笋凉菜。这两句诗写出了他们相聚在一起时的喜悦心情。“爱”、“劝”二字,把朋友间那种亲热、热情的感情表达得十分真切、生动。
第三句“饱食翻疑得诗瘦”,意思是说,吃得过多,反而使人觉得消瘦起来,好像连诗都写得瘦弱无力了。这句诗表面上似乎说出了诗人因饮食过饱而导致精神不振的原因,但实际上却透露出他对这种应酬诗作的厌恶心理。
最后一句“不如顿顿地椒羊”,意思是说,与其整天写些应酬诗,还不如天天吃羊肉来得痛快。这里所说的“顿顿地椒羊”,指的是吃羊肉。这句诗表现出他反对形式主义诗风,主张诗歌创作应重内容而不重形式的思想倾向,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于这种生活的喜爱。
全诗表达了韩愈与友人相聚时的欢快情绪以及对于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