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于我厚,一切使我薄。
瓶中有储粟,持此卧云壑。
弊衣取苟完,得味在藜藿。
花鸟予友于,尊酒不独酌。
床头堆故书,败履置床脚。
未尝身没溺,何与世浊恶。
正如散马牛,不识穿与络。
异时老髑髅,会有南面乐。
【译文】
世间万物都在塑造着我,使我变得如此脆弱。
瓶中储存的粮食,让我可以躺在云壑中。
破旧的衣服用来苟且保全自己,藜藿(一种野菜)的滋味才是我真正的追求。
花鸟是我的朋友,美酒不独自享用。
床头堆满了旧书,破鞋丢在床脚。
不曾经历过死亡,怎能参与世俗的浊恶?
就像散乱的马牛,不懂得穿与络。
将来老了只剩下一个髑髅(骷髅),依然能享受南面而坐的乐趣。
【注释】
- 道言:诗人以“道”自谓,表明其诗作的宗旨是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污染,并以此表达对人生的态度。“道言”即指诗人的诗歌创作原则。
- 造物于我厚:造化赋予我的恩惠深厚。造物主给予我丰厚的造化,使我得以生存。
- 一切使我薄:一切都令我感到渺小。一切事物都使我感到自己是如此微不足道。
- 瓶中有储粟:瓶中的储粟,即瓶中盛着的粮食。比喻自己的物质生活并不充裕。
- 持此卧云壑:拿着这些粮食,我可以在云壑中安然入睡。云壑是指深山之中。
- 弊衣取苟完:破旧的衣服,只是为了苟且地保全自己。形容自己过着艰苦的生活。
- 得味在藜藿:藜藿指的是野菜,意思是只有野菜才是真正的美味。
- 花鸟予友于:花鸟与我为友,陪伴我度过每一个寂寞的时光。
- 尊酒不独酌:独自享用美酒,没有其他人相伴。
- 床头堆故书:床头堆积着许多旧书。表示自己勤于学习。
- 败履置床脚:将破旧的鞋子放在床上的脚边。表示自己的生活简朴。
- 未尝身没溺:没有经历过死亡,无法了解生死的真谛。
- 何与世浊恶:又怎么和那些污浊恶劣的世界相比呢?
- 正如散马牛:就像散乱的马和牛。比喻自己处于无拘无束的状态。
- 不识穿与络:不懂得穿与络是什么意思。比喻自己的无知。
- 异时老髑髅:将来老了只剩下一个骷髅。
- 会有南面乐:将来仍然可以享受南面而坐的快乐。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末明初,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全诗表达了作者崇尚自然、反对人为污染的思想,以及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第一句“造物于我厚,一切使我薄”,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他认为造化赋予自己的恩惠深厚,但却使他感到自己如此渺小。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
接着“瓶中有储粟,持此卧云壑”,表达了他对于物质生活的渴望。他想通过拥有粮食来安身立命,但现实却让他感到孤独和无助。
第三句“敝衣取苟完,得味在藜藿”,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只有穿着破旧的衣服,才能苟且地保全自己,而真正的美味就是野菜的味道。这体现了他对于生活的淡泊和超脱。
第四句“花鸟予友于,尊酒不独酌”,表达了他对朋友的珍视。他认为花鸟是他的朋友,陪伴着他度过每一个寂寞的时光,而独自享用美酒是不合适的。这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看重和珍视。
第五句“床头堆故书,败履置床脚”,表达了他对学习的执着。他床头堆积着许多旧书,是为了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他将破旧的鞋子放在床脚,是因为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学习的重要性。这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习的执着追求。
第六句“未尝身没溺,何与世浊恶”,表达了他对世界的冷漠和对污浊的排斥。他认为他自己没有经历过死亡,无法理解生死的真谛;而他也不想和那些污浊恶劣的世界相比。这体现了他对世界的漠视和对污浊的排斥。
第七句“正如散马牛,不识穿与络”,表达了他对无知的自嘲和对自由的向往。他认为自己就像散乱的马和牛一样,不懂得穿与络是什么意思;但他又渴望自由自在地生活。这体现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无知的自我调侃。
最后两句“异时老髑髅,会有南面乐”,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期待着未来能够像髑髅一样安享晚年,并且能够在南面而坐的时候享受快乐。这表达了他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和对幸福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