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翩翩云路杳。芦花如雪迷红蓼。荷叶不禁风雨倒。秋意早。诗怀清似霜天晓。
独掩柴扉谁得到。高台日暮宜瞻眺。清致日多尘事少。歌古调。新声移入渔家傲。

【注释】

鸿雁:大雁。翩翩:飞翔的样子。云路:指高飞的路程。芦花:芦苇花。红蓼:蓼的一种,其根可食。荷叶:指荷叶丛生的池塘。清似霜天晓:如清晨的霜气一般清新。独掩柴扉谁得到:只有独自关闭着柴门,谁能得见呢?柴扉:柴草编成的门。高台:指高处、高地。日暮:太阳落山的时候。宜瞻眺:适宜远望眺望。清致:清明的情趣。移入:移入到(某事物中)。

【赏析】

此词为作者退隐后隐居于渔家傲时所作。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写情咏史。

起首二句“鸿雁翩翩云路杳”描绘了秋空万里的壮阔景象。秋天是鸿雁南迁的季节,也是诗人思念家乡的时候,因此鸿雁的动态,更显得悲凉凄切。“翩翩”,形容雁阵整齐有序地飞翔。“云路”,这里暗喻人生之路或仕途。“云路杳”,意即前途渺茫,难以预料。“芦花”句,点明地点和季节,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芦花如雪迷红蓼”,在一片飘零的芦花中,红蓼花被盖没在雪白之中,这既是写景,也是以物比人,暗示了词人自己像那被秋风吹落的芦花一样,飘零不定,前途未卜。“荷叶不禁风雨倒”句,则进一步渲染了秋风萧瑟、天气骤变的意境。

过片“秋意早”承上启下,既承接上片写景,又引出下文抒情。“诗怀清似霜天晓”,这是作者对自身情感的一种抒发。“诗怀”,即诗心、诗意等。“秋意早”,意味着词人已经早早地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清似霜天晓”,则是对这种感受的具体描述。在这里,“清似霜天晓”不仅表达了词人的心境之清明,而且暗示了他此时正处在一个宁静、美好的环境中,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嚣。

下阕“独掩柴扉谁得到”一句,表达了词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感。“独掩柴扉”,形象地描绘了词人独自关门闭户的场景,表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珍视和追求。“高台日暮宜瞻眺”两句,则是对词人生活环境的具体描写。这里的“高台”,既可以理解为词人的居所,也可以理解为他所处的地位或身份。“日暮”,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宜瞻眺”,意味着在这里可以远观四周的景象,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最后两句“清致日多尘事少”是对整首词的概括和总结,既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珍惜,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逃避。“歌古调”,指的是吟唱古代诗歌的曲调;“移入渔家傲”,则是将这种古调融入自己的作品中。“新声移入渔家傲”,意味着将新的诗歌形式融入到传统的渔家傲中,使之更加符合现代的审美需求,同时也体现了词人不断创新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