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绿如生如羽葆。池光摇漾连汀草。红杏已无春意闹。风致好。水中三屿如三岛。
荷叶如钱蒲袅袅。石渠静听泉声小。从此圭塘时检校。停短棹。柳阴高唱渔家傲。
【注释】
绿:指荷花;羽葆,古代帝王出行时所乘的车子上用羽毛装饰成的仪仗。
汀草:水边生长的青草。
风致:风姿。
荷钱:荷花上的露珠,形如铜钱。这里泛指荷塘。蒲袅袅:荷叶随风摇摆的样子。
石渠:石砌的小沟渠,供人饮水或洗菜等。
圭塘:即曲江,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
检校:巡察、巡视。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作者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图,表达了自己对美好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众绿如生如羽葆。”开篇便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片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荷塘景色:碧绿的荷叶如同翩翩起舞的彩蝶,与周围的绿色相映成趣,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一种神秘的力量。这里的“羽葆”一词则赋予了荷叶以生命与活力,使其成为了自然界中最为美丽的存在之一。同时,“如生”二字也巧妙地暗示了作者对于这种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之情。
“池光摇漾连汀草。”接下来,词人又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塘四周的景色。清澈的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了层层涟漪,与远处的水边青草相互呼应,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和谐统一的自然画卷。这里的“摇漾”一词则生动地展现了湖水荡漾的动态美,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红杏已无春意闹。”紧接着,词人又巧妙地引入了一个与荷塘相呼应的场景:红杏花已经凋谢,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与热闹,只剩下了一片宁静的春意。这里的“已无春意闹”既表现了时间的推移,也暗示了红杏花生命的短暂与脆弱。同时,这也使得荷塘成为了一个更加宁静、安详的地方,为下文的抒发情感做好了铺垫。
“风致好。水中三屿如三岛。”在这两句中,词人再次强调了自己对荷塘美景的赞赏之情。他认为这片自然风光不仅令人赏心悦目,而且还有一种特殊的风姿之美。尤其是在水中形成的三个小岛,宛如三个神秘的岛屿般引人遐想。这里的“三屿”和“三岛”虽然只是数字的简单叠加,但却寓意着自然界中的无限奥秘与魅力。这种表达方式既简练又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了自然之美的独特韵味。
“荷叶如钱蒲袅袅。”接下来,词人又通过对荷叶的描述进一步描绘了荷塘的美景。荷叶如同古代铜钱一般圆滚滚的模样,随风轻轻摇曳,犹如一群群轻盈的仙子在翩翩起舞。这种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荷叶的柔美与优雅,让人不禁为之倾倒。而“蒲袅袅”则形容了荷叶的飘逸与轻盈,仿佛随时都会随风飘散而去。这种描写手法既富有诗意又极具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荷塘之中。
“石渠静听泉声小。”在这两句中,词人又巧妙地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一处更为静谧的空间——石渠。它静静地流淌在荷塘旁,发出轻柔的声音。这种声音虽然微小但却异常悦耳动听,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洗涤心灵、净化思绪。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石渠的宁静之美,还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做了很好的铺垫。
“从此圭塘时检校。停短棹。”在这里,词人再次提到了自己与荷塘之间的关系。他时常来到这个美丽的角落进行巡察、巡视工作。这里的“圭塘”可能是作者所在地区的名字或者是某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名。而“停短棹”则形象地描绘了他在荷塘边悠然自得地停下船只的情景。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还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之道。
“柳阴高唱渔家傲。”最后,词人以一句高亢激昂的话语结束了全词。这句中的“渔家傲”是一种饮酒时的豪放之词。在这里,它被用来象征作者对生活的热情与豪情壮志。同时,这句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求与期盼。这种情感既深沉又热烈,让人感受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力量与希望。整首词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荷塘景色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它不仅让人们领略到了自然之美的魅力所在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