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荆楚,渺淮海、相望竹林清逸。挂了豸冠归去也,侧耳中郎消息。见说旌旗,行春江上,也报归来日。婵娟千里,如今犹共天北。
应是南国甘棠,绿阴新长,未放春风歇。料得清香凝燕寝,兵卫森然画戟。回首尘踪,转蓬未了,又欲驰京陌。浩歌金缕,殷勤遥寄铜狄。
【诗词】
酹江月寄寿京山宣慰叔
【注释】
- 酹江月:一种饮酒赏月的宴会方式,通常在酒席结束之际,将酒杯中剩余的酒洒向江面,表示对自然美景的敬仰。
- 岁时:指每年的时节,常用来描述时间的流逝或岁月的变化。
- 荆楚:古代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称呼,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 淮海:指江淮地区,即今天的江苏、安徽一带。
- 竹林清逸:形容竹林景色清新雅致,远离尘嚣。
- 挂了豸冠归去也:指的是辞去官职,回归田园。豸冠,古代官员所戴的官帽。
- 侧耳中郎消息:侧耳倾听中郎(指张纲)的消息。中郎,张纲的字,代指张纲。
- 见说旌旗,行春江上,也报归来日:听说张纲在春游时挥动旗帜,归来之日也带回了好消息。旌旗,古代用来指引方向或显示军事力量的旗子。
- 婵娟:美丽的月亮。
- 如今犹共天北:如今仍然与天边相连。
- 南国甘棠,绿阴新长:南方的甘棠树,新长的绿叶郁郁葱葱。
- 未放春风歇:还未等到春风停歇。
- 料得清香凝燕寝,兵卫森然画戟:估计清香已经渗透到卧室,守卫森严,如同画戟一般。
- 转蓬未了,又欲驰京陌:像飘转的蓬草尚未停歇,又要奔驰于京城的路上。
- 浩歌金缕,殷勤遥寄铜狄:高歌一曲《金缕曲》,把这份深情厚意寄给远方的朋友铜狄。
【译文】
每年的时节里,荆楚与淮海相望,那里有清逸的竹林。我挂上了官帽,准备归去,只听到张纲的消息。听说他在春天游玩时挥动旗帜,归来之日也带回了好消息。美丽的月亮照耀千里,如今仍然与天边相连。
应是南方的甘棠,新长的绿叶郁郁葱葱,还未等春风停歇就将到来。料想它的清香已经渗透到卧室,守卫森严,如同画戟一般。回首尘踪,转蓬未了,又想要奔驰于京城的大道。高声唱起《金缕曲》来,把这份深情厚意寄给远方的朋友铜狄。
【赏析】
这首诗以饮酒赏月的方式,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之情以及对家乡的思念。通过描绘荆楚和淮海之间的竹林清逸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借张纲的故事,展现了官场生活的艰辛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豪放洒脱的一面,也有深沉内敛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