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榜状元逢此日,他年公论定难逃。
空令太守提三尺,不见元戎用六韬。
元举何如兼善死,公平争似子威高。
世间多少偷生者,黄甲由来出俊髦。
《吊四状元》是元代无名子所作,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及其人生结局的感慨。
这首诗中“四榜状元逢此日,他年公论定难逃”反映了无名子对那些在历史上留名但最终被定论为负面的人物的反思。诗中通过对比不同的命运和行为,强调了正义与邪恶、善行与恶行的界限,指出即使身处权力中心的人也可能因一时的决策或行为而受到质疑。
“空令太守提三尺,不见元戎用六韬”,则描绘了古代将军与太守的权力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如何影响他们的行动和结果。这里的“六韬”指的是古代兵书,象征着高明的军事策略和智慧。无名子借此批评现实中某些官员虽掌握重权却未能有效使用其智谋,导致失败。
“世间多少偷生者,黄甲由来出俊髦”,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讽刺,指出社会上存在着许多为了生存而放弃原则的人,这些所谓的“俊髦”实际上只是表面的光鲜亮丽,而内在的品质并不出众。
《吊四状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及批判。它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在评价他人时需考虑全面,避免片面和偏颇的判断。这首诗也启示读者要关注社会的真实面貌,追求真正的道德和智慧,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