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石经劫坏,神物在处留。
元丰苏长公,有倡当须酬。
莫作分别想,沧海粟影浮。
□生宇宙间,何许更九州。
文字千古映,醉墨楷法遒。
愿杳五百年,华屋真山丘。
且从蓟子训,铜狄三千秋。

诗句

  1. 老石经劫坏,神物在处留。 - “老石”,指的是历经沧桑的古石碑,“经劫坏”表示这些古石碑遭受过破坏或毁坏。“神物在处留”意味着这些古石碑依然屹立不倒,它们的存在仿佛是某种神秘力量的见证。
  2. 元丰苏长公,有倡当须酬。 - “元丰”是指宋哲宗年号(公元1086年至1093年),“苏长公”指的是苏轼,即苏东坡,这里特指他的字。“有倡当须酬”意指有人需要赞美或歌颂,这里的赞美对象就是苏轼和他的书法艺术。
  3. 莫作分别想,沧海粟影浮。 - “莫作分别想”意味着不要将事物进行人为的划分与区分,“沧海粟影浮”则形象地比喻了大海中的一粒沙子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实则是整个大海的一部分。这两句话结合起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包容万物的思想。
  4. □生宇宙间,何许更九州。 - “□”可能指的是某种特殊的存在或现象,“宇宙间”指的是整个宇宙,“何许更九州”则表达了对于宇宙之大和九州之小的感叹。这反映了古人对宇宙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5. 文字千古映,醉墨楷法遒。 - “文字千古映”指的是文字能够跨越时空,被后人铭记。“醉墨楷法遒”则形容书法如同醉酒般豪放洒脱,又不失力度和韵味,展现了书法家的艺术造诣。
  6. 愿杳五百年,华屋真山丘。 - “杳”在这里表示遥远,“五百年”暗示着时间的长久。“华屋真山丘”则表达了一种理想化的愿景:即使经过漫长的五百年,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建筑最终也会化为历史的尘埃,成为人们记忆中的山丘。
  7. 且从蓟子训,铜狄三千秋。 - “从”在这里意味着跟随或效仿,“蓟子训”可能指的是某个人物或者学派,“三千秋”指的是经历了三千年的岁月。这两句话表达了对于历史传承和智慧传承的尊重,同时也体现了对过去经验的反思和汲取。

译文

岁月如潮水般流逝,那些古老的石碑却依然屹立不倒。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仿佛是某种神秘力量的守护者。
苏轼,这位伟大的文人,他的字迹值得我们去赞美和颂扬。他的书法艺术犹如沧海一粟,虽然微小,但却充满了力量和韵味。
不要过于纠结于事物的表面和表象,而应该学会放下偏见和分别心。因为在这浩瀚的宇宙中,每一个生命都只是沧海一粟,相互依存。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它们穿越时空,被人们铭记和传颂。正如醉酒时的书法,既有豪放洒脱的一面,又不失力度和韵味。
让我们期待在未来的五百年里,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建筑终将化为历史的尘埃,而我们的文化和智慧将永存世间。
从古代的智慧中汲取经验教训,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跟随那些先贤的脚步,继续前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游报恩寺读东坡石刻的场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传承的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古石碑、苏轼的书法艺术、宇宙、历史、文化等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中的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远,既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许和对未来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