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本鸳鸯湖上女,能弹琵琶作莺语。
与郎相见得郎欢,床头黄金用如土。
黄金用尽遂不归,妾身憔悴将何依。
可怜徘徊花上月,为郎沽酒典春衣。
春衣典却妾无怨,后夜花开无可典。
寄谢悠悠世上儿,人生虽乐有贫时。
【解析】
- 鸳鸯湖:地名。
- 妾:古时妇女的自称。
- 能弹琵琶作莺语:指善于吹弹乐器,能像黄鹂鸟一样地鸣叫。
- 郎欢:丈夫欢心。
- 床头黄金用如土:指夫妻之间感情深厚,即使家财万贯,也抵不过夫妻之间的感情。
- 黄金:这里指钱财。
- 憔悴:形容身体消瘦、面色衰败。
- 典春衣:典当衣物。
- 后夜花开无可典:意谓后夜花开花落,春衣典当之事再也无法发生了。
- 寄谢悠悠世上儿,人生虽乐有贫时:意思是说,请你们不要为世间的富贵而烦恼,人生在世,快乐与贫苦是并存的。
【译文】
我本是西湖边的女子,擅长弹奏琵琶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
与丈夫相见得高兴,丈夫欢心,我们床头黄金用得就像泥土一样。
黄金用尽便不再回家,我容颜憔悴,不知将依何为生。
可怜徘徊月下花前的人,为了丈夫买酒典当春衣。
典当春衣我毫无怨言,因为丈夫的后夜花开又无人典当了。
寄给世人啊,不要为世俗的富贵而发愁,人生虽然欢乐也有贫穷的时候。
【赏析】
此诗写一对夫妇因家境贫寒,不得已典当春衣,卖酒买醉,以图苟安的辛酸遭遇。全诗语言质朴,直抒胸臆,不假雕饰,却能真切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诗中通过夫妻典当春衣的情节,生动形象地揭示了社会现实的黑暗和腐朽,深刻地反映了封建时代贫富悬殊的社会矛盾。
第一句“妾本鸳鸯湖上女”,表明主人公的身份。“妾”字说明她已出嫁。“鸳鸯湖”即西湖,这是杭州一处著名的风景胜地。“湖畔女”即湖边的女眷。“能弹琵琶作莺语”,表明她善于吹弹乐器,能发出像黄莺一样的鸣叫声。这一句交代了她精通音乐的技艺。“与郎相见得郎欢”,说明两人一见钟情,彼此相爱,相处得很愉快。“床头黄金用如土”,说明两人结婚不久就陷入了贫困的境地,家中连一点积蓄也没有了。“黄金用尽遂不归”,说明由于家中无钱购买生活用品,夫妻只好忍痛分手,丈夫离开了妻子,去另寻他处谋生。“床头金用如土”这句诗,既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也是对夫妻俩贫贱夫妻事远扬的具体描写。“妾身憔悴将何依”,表明妻子在丈夫离家之后,容颜消瘦,形貌憔悴,不知该到哪里去寻求依靠。“可怜徘徊花上月,为郎沽酒典春衣。”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妻子的哀怨之情,也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妻子在花下徘徊,月亮下彷徨,她想到的只有丈夫,希望他不要忘了自己这个可怜的人儿。“为郎沽酒典春衣”,说明妻子已经典当了自己的衣物,到市场上去买酒喝来解闷。“春衣典却妾无怨,后夜花开无可典。”妻子虽然典当了自己的衣服,但并没有丝毫的埋怨之情;相反,她觉得这样做没有什么不好。因为她知道,丈夫在花开花落之际都会回来找她。“后夜花开无可典”,这一句诗意深长。它不仅说明了春天的花期很长,而且暗示丈夫不会永远离开自己,自己会等他的。“寄谢悠悠世上儿,人生虽乐有贫时。”这两句诗,是对世人的劝告。它告诉人们:人生在世,虽然可以享受快乐的生活,但有时也会遇到贫困潦倒的时候。因此,要正确对待人生的起起落落,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所吓倒。最后两句“寄谢悠悠世上儿,人生虽是乐有贫时。”这两句诗,不仅是对自己处境的安慰之词,也是对那些不能正确对待人生的人的一种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