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耕隐处,一壑乐馀闲。
绕舍流春水,当门出晓山。
课童归雨外,留客住云间。
尚恐违温凊,城中日往还。
注释:
- 故人:指老朋友。耕隐处:在山中隐居的地方。
- 一壑:山谷,比喻隐居之所。余闲:多余的闲暇。
- 绕舍流春水:环绕着房屋流淌着春天的溪水。
- 当门出晓山:从门内流出清晨的山峰。
- 课童:教儿童读书。课童归雨外:雨后孩子们回家。
- 留客住云间:让客人住在云雾缭绕的地方。
- 尚恐违温凊:担心违反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温凊:温暖的衣物和清凉的食品,泛指父母的爱抚和关怀。
- 城中日往还:在城中每天往来忙碌。
译文:
朋友在山中隐居的地方,那里有无尽的欢乐与闲暇。
环绕着房子流淌着春天的溪水,从门前流出晨光熹微的山峰。
孩子放学后回家,雨水刚刚停止,我在这里留下客人让他们住进云间。
仍然担心违抗父母的关爱,他们每天在城中忙碌往返。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郑谷为友人题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隐居生活的羡慕和向往。
首联“故人耕隐处,一壑乐馀闲”描绘了朋友隐居之地的自然风光。诗人通过描绘山水之美来表达对自然的喜爱。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隐居之地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
颔联“绕舍流春水,当门出晓山”进一步描绘了隐居之所的美丽景色。诗人用“绕舍”、“出”“晓”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田园景象。这种景象给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心灵得到净化的感觉。
颈联“课童归雨外,留客住云间”则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诗人用“雨外”、“云间”等词语,形象地描述了客人被热情款待的场景。这既体现了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和关爱,也展现了主人的谦逊和豁达。
尾联“尚恐违温凊,城中日往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之情。诗人用“尚恐违温凊”表示自己担心不能时刻陪伴在朋友身边,而“城中日往还”则表达了自己在城中忙碌的身影。这种担忧和忙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
这首诗通过描绘朋友的隐居生活、赞美自然美景、展现主人的热情好客以及表达对朋友的深切思念等方面,展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于友情的重视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