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外环麻圃,千畦翠玉林。
补纫红女意,种树逸民心。
夜绩分邻火,寒机杂晓砧。
年年荣雨露,衣被及人深。
三华吴宜甫桃溪十咏本原楼
舍外环麻圃,千畦翠玉林。
补纫红女意,种树逸民心。
夜绩分邻火,寒机杂晓砧。
年年荣雨露,衣被及人深。
译文:
舍外环绕着麻圃,一片绿色的田地就像一块巨大的翡翠。
补纫的红色女子们心怀感激之情,她们精心种植的树木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心情。
夜晚的时候,姑娘们在邻家分享火光;寒冬时节,她们在清晨的寒风中敲打着木砧。
每年春天,她们都能收获到雨露般的恩泽,这些衣物和被子都深深地滋养了人们。
赏析:
这首诗是吴宜甫在桃花溪的本原楼所写的十咏之一。诗中的“舍外环麻圃,千畦翠玉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乡村景象,麻圃的绿意盎然、绿意如玉,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而“补纫红女意,种树逸民心”则展现了村民们辛勤劳作的情景,他们不仅关心自家的生产,也乐于帮助邻里,这样的精神值得赞赏。
接下来的几句,“夜绩分邻火,寒机杂晓砧”描绘了夜晚时分的场景,姑娘们在邻家的火堆旁纺线织布,清晨的寒风中敲击着木砧声声入耳。这不仅体现了古代妇女们勤劳的精神风貌,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场景。
最后两句“年年荣雨露,衣被及人深”更是表达了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雨水滋润大地,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而人们则通过自己的努力回报这份恩情,用衣物和被子来关爱和支持他人。这种互助友爱的精神是非常宝贵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