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暖知冬候,更长识老情。
客毡初梦觉,邻烛更书声。
漏缓风传远,窗虚月透明。
自存中夜气,起咽玉池清。
诗句逐句释义及注释如下:
1. 室暖知冬候,更长识老情。
- 释义: 屋内的温暖让我感知到寒冬的到来,而时间的推移使我更加理解老人的情感。
- 注释:“室暖”代表室内的温暖环境,”知冬候”指通过感受室内的温度变化来感知季节的变迁。”更识老情”则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情世故的理解更为深刻。
2. 客毡初梦觉,邻烛更书声。
- 释义: 在客人的草垫上刚刚醒来,隔壁的蜡烛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传来了读书的声音。
- 注释: “客毡”可能指的是客人临时使用的草垫子,用以休息或睡觉。”初梦觉”意味着从睡眠中醒来的感觉,”邻烛更书声”描绘的是隔壁房间有烛光闪烁和读书声的情景。
3. 漏缓风传远,窗虚月透明。
- 释义: 外面的时间流逝得慢,风吹过远处带来了远方的消息,而窗户因为不关闭变得通透,可以看见月亮的光辉。
- 注释: “漏缓”可能是指古代计时工具如漏壶的滴水速度减缓,表示时针走得慢。”风传远”形容风带来的消息传递得很遥远。”窗虚月透明”则是说由于没有关闭窗户,月光能够直接照射进来,使房间变得明亮。
4. 自存中夜气,起咽玉池清。
- 释义: 在夜晚独自保持一份平和的气息,起身时感觉喉咙发痒想要咳嗽,仿佛喝了清澈的水。
- 注释: “自存中夜气”表明在深夜中保持着一种平静的状态。”起咽玉池清”则形容人在夜间起身时,感觉喉咙有些痒,仿佛像品尝到了清澈的水一样。这里可能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某种内心的清明或净化。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冬夜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沉思的氛围。诗中的“冬候”和“老情”,反映了诗人对季节变换与人生感悟的深刻理解;而“漏缓”、“风传远”等描写,又增添了几分静谧而深远的意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