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得西军报,惊闻气怆然。
鼓声沉白日,旗影落青天。
愤切居妨食,愁深起辍眠。
王师宜壮直,即听凯歌旋。

【注】感事

忽得西军报,惊闻气怆然。鼓声沉白日,旗影落青天。愤切居妨食,愁深起辍眠。王师宜壮直,即听凯歌旋。

译文:突然得到西边军队的战报,听到这个消息我十分震惊。战鼓擂得震天响,太阳都快要被遮住了。敌人的影子在天空中消失。我军将士因愤怒而无法下咽饭食,因忧愁而难以入睡。王师应该勇猛刚强,立即听任胜利的消息传来。赏析:这首诗是杜甫于乾元元年(758年)冬所作,当时安史叛军攻陷洛阳,唐朝朝廷逃到陕州(今河南陕县),诗人忧心国难,写下了这首感时忧国的诗篇。全诗以急迫的心情写对叛军的痛恨,写对朝廷的忧虑,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激情。首联“忽得西军报,惊闻气怆然”写得知消息后的心情。诗人一接报就感到万分惊恐,好像太阳被遮住一样,因为报喜的鼓声使诗人想起了“鼓鼙之声”,这是《左传·宣公十五年》所记晋韩厥语,意思是“咚咚咚”的进军鼓声。这里诗人用这个典故是为了突出鼓声的急促,渲染出战事紧急的气氛。颔联写战争的激烈场面。“鼓声沉白日,旗影落青天。”两句的意思是说,敌人的鼓声擂得太响,连白日都似乎要给震下去了;敌人的军队太强大,连大青天的旗帜也给压弯了!这两句是诗人的想象之词,极言敌军的气势之盛。颈联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愤切居妨食,愁深起辍眠。”诗人说,我因为愤怒不能进食,因为我忧愁而不能成眠。这两句是说自己因战事吃不下饭,因忧愁睡不着觉。尾联写希望朝廷能够尽快取得胜利。“王师宜壮直,即听凯歌旋。”意思是说,王师应当勇猛刚强,立即听任胜利的消息传来。尾联两句是说,希望王师能勇往直前,早日取得胜利。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不加雕琢修饰,但却感情充沛,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