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水拍天齐,鸿雁成行向北飞。
未必云山便相隔,秋风还带夕阳归。
注释:
- 江南春水拍天齐:指江南春天的江水拍打着天空,仿佛要和天上的云朵比高。
- 鸿雁成行向北飞:鸿雁排成一队向北方飞行。
- 未必云山便相隔:不一定因为云雾重重的山岭就真的相隔。
- 秋风还带夕阳归:秋天的风吹来,也带来了夕阳西下的景色。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鸿雁南归的诗。诗人通过对鸿雁南归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江南春水拍天齐,鸿雁成行向北飞。
未必云山便相隔,秋风还带夕阳归。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共八句,以下是每一句的翻译和注释: 1. 空谷有佳人,连蹇岁云暮。 - 空谷中有佳人,连年蹇运到了年尾。 - 佳人:美人。连蹇岁暮:一年又一年地穷困。 2. 清颜不可见,香墨在纨素。 - 美丽的容颜不可见到,香气四溢的墨汁洒落在洁白的绢上。 - 清颜:美好的面容。香墨:用香味的墨汁书写或绘画。纨素:指白色的细绢。 3. 江山澹微茫,起我沧洲趣。 -
江仲谦《恒德堂》 江君世令族,家在君山阳。 君山四千仞,上有白玉床。 云气出阴壑,灵苗产阳冈。 仙人时往来,石室留禁方。 江君往得之,归为恒德堂。 九转空青砂,沃以神楼汤。 散入刀圭匕,冬炎夏清凉。 夭阏一以全,吾心乃夷康。 四海患痿痹,齐民生痏疮。 国医敢束手,忍视全膏肓。 大山多灵药,食之可年长。 安得往从君,吹笙住药房。 注释: 1. 江君世令族:指江仲谦出身于世代显赫的家族。 2.
【注释】: 王孙:指游子、宦人。王孙不归怨芳草,山鬼欲啼牵女萝。王孙不归怨芳草,指诗人自己漂泊在外,不得回家。山鬼欲啼牵女萝。山鬼欲啼牵女萝,指诗人看到山间草木茂盛,而自己的家园荒芜,心中不免产生悲凉之感。 铁檄召雷秋雨足,瑶坛谒帝夜云高。 铁檄召雷秋雨足,瑶坛谒帝夜云高。用铁制的文告去召唤雷霆,秋天的雨水充足,晚上的云彩很高,形容诗人仕途顺利,官运亨通。 游山采药辞家早,扫石看云出洞迟。
诗句释义: 1. 三郎山 - 指一座位于高山或山峰。 2. 晓度三郎山 - 这个短语意味着在清晨穿过三郎山,暗示着一种开始新的旅程的感觉。 3. 云深径盘湿 - 描述山间云雾缭绕,小路因雨水而显得湿滑和不清晰。 4. 斜迤下阳坡 - “斜迤”意味着倾斜或曲折,“阳坡”通常指的是阳光直射的山坡,这里可能暗指阳光明媚的一面。 5. 人牛竞来集 - “人牛”可能指的是当地的居民或者耕作的动物,如牛
【注释】南山:山名。 幽士:隐居不仕的人。 白首:指老年。林坰:山野。 律吕:古代音乐的调式和音阶,这里指音律。 截竹作管、吹奏:截取竹子制成乐器。 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官,以善听为称。 农人:指农民。“何所别”二句,意谓农人听了之后,虽然感到好音悦耳,却无法领会其中的深意,只能盲目地重复说:“这实在是一首好乐曲啊!” 厌:满足。烦:烦恼。 几欲逃形:想逃离尘世,归隐山林。 安得:哪里能够。 饱食
王伯原千叶海棠 幽静的亭子背对着喧嚣的城市,珍贵的海棠树标榜着它的美丽。 浓密的姿态在早上的露气中显得格外鲜亮,丰富的色彩在阳光下闪耀生辉。 三朵花瓣像层层的花朵,一株海棠树胜过许多花卉的香气。 潇洒从容地坐在花下,留恋忘返地欣赏着花朵。 高歌送走美好的时光,起舞展示美丽的容颜。 拿着这枝海棠赠送给最好的朋友,聊表心意,感谢他们的厚爱。 译文: 在幽静的亭台背后,城市喧嚣声已远离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和农人生活的诗。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 1. 一家巢上鹊,俯瞰万级田。 注释:鹊(喜鹊)在一家巢上,俯瞰着下方层层叠叠的农田。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鹊鸟栖息在树上,俯视田野的场景,形象地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画面。 2. 扶携数百人,夜宿荒山巅。 注释:有数百人相互扶持,夜间在荒凉的山上过夜。 赏析:这句诗通过夸张手法,表达了农民们辛勤劳作、不畏艰辛的精神风貌
谢边 冲雨来谢边,滑路沾泥涂。 旧邻忽相见,留我宿山居。 然薪燎我衣,取酒慰我劬。 虽有骨肉亲,各在天一隅。 感子劳苦意,焉能念崎岖。 注释: 1. 冲雨来谢边:冒着雨来向我道别(指送别)。 2. 滑路沾泥涂:路上因雨水而变得滑腻湿滑。 3. 旧邻忽相见:突然遇到了老朋友。 4. 留我宿山居:留我在山中住宿。 5. 然薪燎我衣:生起火把照亮我的衣服(表示对主人的关心)。 6. 取酒慰我劬
谢家山 谢家山:指谢灵运的家乡,在今浙江上虞西南。 结庐在南田,已辞城郭欢:在南田(谢氏的庄园)中结屋居住,已经摆脱了世俗生活的欢乐。南田:谢灵运的别墅名,在今浙江省余姚县。城郭欢:指官场上的应酬。 山水未幽深,拟谋泉石间:想找个幽静的地方。泉石:指山水中的泉和石。 野父导我行,同登谢家山:一个农夫领我同行,一同登上谢家山。野父:村中老人。 缘溪入深窈,绝磴穷跻攀:沿着溪边走,进入深幽曲折的地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学生把握诗歌内容、主要特点;然后结合题目和诗作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根据诗歌的内容和形式等综合评价诗歌的价值。此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游武夷的见闻感受,表达了自己热爱大自然、向往隐逸生活的思想感情。 (1) “吾生有癖惟爱山”,首联开门见山地点明自己的爱好。诗人用“生”字,突出自己的特殊身份,表明自己并非一般的隐者。 (2)
【注释】三华:指华山。蓊若云:茂密的树林如同云雾一样。 沙碛:沙漠。却爱三华好:反而喜欢华山的景色。海内:指中国境内。风尘:战乱。 【赏析】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是诗人在从凤翔返回长安途中经过华州所作。首句写华山周围的景致,山色苍翠欲滴;次句写黄牛成群结队在沙碛中行进;第三句写诗人对华山风光的喜爱,认为它美如仙境;末句写国难当头,诗人更不愿意听到有关战事的消息
【注释】三华:即江南。道中书所见:诗人途经江南时,在道途中看到的景象。“秋雨”二句:指秋雨刚落,水涨淹没田土;农民又下种到田里了。“晒茧”二句:说农家把蚕茧晒干收藏起来,稻谷已长成金黄色的一片。 【赏析1】【译文】秋雨刚停,田野间水涨淹没田亩,农民们又忙活起来,开始播种。村村户户都在晒着白花花的蚕茧,处处传来阵阵稻谷成熟的芳香。 【赏析2】这首诗是诗人经过江南时,在道途中看到的景致
注释: 南田:即南园,诗人的别墅。泰华、浮云:指山峦。日观:山名,在今山东泰安市。江湖:指长江和汉水,这里指江西的江、湖地区。老来但觉身无系:意思是说年岁渐增,感到自己已与世无牵挂,没有羁绊。来伴山僧野客眠:意思是说现在只愿随山中的僧人和田野上的客人一同过清苦的生活。 赏析: 《南田自述》是一首七绝诗,表达了诗人晚年对名利地位看淡了,只想过着简朴清苦的生活。首句“泰华浮云连日观”
【注释】 春深已喜冰霜尽,老大惟惊岁月徂:春天来临,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人到晚年,只担心时间流逝。春深,春天到来;喜,喜欢,喜悦;冰霜尽,冰雪融化。徂(cú),流逝;老大,年老。 若待清明方纵目,人间风雨几时无:等到清明时节才可以放眼远望,那么人间的风风雨雨何时能够停息?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指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纵目,放眼远望;人间,这里指人世间。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自己对人生感慨的诗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了解诗词的背景知识,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本题要求分析诗句的意境和情感。“多忧每恐风摇竹”“易感还愁雨滞花”,这两句是说自己内心忧愁不安,担心风吹竹摇动,担心雨停花开不落。而自己却因为多病体弱,不能像别人那样尽情地欣赏春天的美好景象。“亦幸山房炉火在”是说虽然自己身体不好,不能外出赏春,但好在有山房的炉火可以取暖,可以煮茶品茗
郑克刚的《双松图》描绘了一幅苍劲挺拔的松树画面,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以及赏析: 老干悬霜紫翠分,一山风雨半空闻。 “老干悬霜”形象地描绘了松树枝条因岁月而变得苍老、坚韧,仿佛在寒风中挂满了白色的霜花。这里的“老干”指的是松树的干枝,它们历经风雨沧桑仍屹立不倒;而“悬霜”则表达了松树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生机和活力,就像古人所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