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南山下,土薄良苗稀。
稊稗日以长,荼蓼塞中畦。
路逢荷蓧人,相顾徒嗟咨。
我欲芟其芜,但念筋力微。
终焉鲜嘉谷,何以奉年饥。
谁令恶草根,亦蒙雨露滋。
岂无力耕人,悠悠兴我思。
这首诗是作者在写自己种田的经历和心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事的看法。下面是对诗歌逐句的解释:
“予作南田耕舍诸公赋者率拟之于老农噫人各有志同床而不察世之君子乃欲责人之知己不亦难乎因作写怀二首以自解云”
这是诗人的感慨,他认为自己和农夫们一样都是农民,但是却不能理解和体谅那些高高在上的人。
“种田南山下,土薄良苗稀。”
这是诗人描述自己在南山下种田的情景,土壤贫瘠,良苗稀少。
“稊稗日以长,荼蓼塞中畦。”
这里的”稊稗”和”荼蓼”都是杂草,诗人用它们来形容农田中杂草丛生的情况。
“路逢荷蓧人,相顾徒嗟咨。”
这是诗人在路上遇见一个种田的人,他们互相叹息,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感叹。
“我欲芟其芜,但念筋力微。”
这是诗人想要清除杂草的愿望,但是他知道自己的体力有限,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终焉鲜嘉谷,何以奉年饥。”
这是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他认为虽然有好的粮食,但是仍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谁令恶草根,亦蒙雨露滋。”
这是诗人对那些恶劣杂草的来源的思考,他认为这些杂草的生长也是受到了雨水和阳光的滋养。
“岂无力耕人,悠悠兴我思。”
这是诗人对那些没有能力耕种的人的同情,他对他们的未来感到忧虑,因此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自己的农田经历,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注。诗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反映农民的艰辛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思考。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是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