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跸宫城曙,烟花绕阁重。
来王俱属籍,称使不传烽。
赐席还亲问,囊书更手封。
恐烦宣室召,视日转苍龙。
【注释】
移跸:天子出行时,将车驾从京城迁往别处。
王:指太子、亲王等皇室成员。
称使:指奉命出使外国的使节。
移跸宫城曙,烟花绕阁重。
来王俱属籍,称使不传烽。
赐席还亲问,囊书更手封。
恐烦宣室召,视日转苍龙。
【注释】
移跸:天子出行时,将车驾从京城迁往别处。
王:指太子、亲王等皇室成员。
称使:指奉命出使外国的使节。
这首诗是古代的一种礼仪诗,用于庆祝新堂的建立。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翼翼新堂,有阃有房。 翼翼指的是整齐的样子,新堂指新建的房屋,有阃有房意味着有门有房。 2. 人人来居,既安既舒。 人人表示每个人都来居住,既安既舒表示大家都感到安心舒适。 3. 既好既宁,载燠载清。 既好既宁表示已经安定下来,既有暖气又有清新的空气。 4. 言䦱于门,以写我诚。 言䦱是敲门的意思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既要注意重点,又要注意结合词句的特点进行分析,答题要求:1. 注意从题材、主题、体裁、手法、语言等方面分析;2. 注意分析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特点。 【答案】 ①“挺挺直筠”意为:笔直的楠竹。“琴冈”是地名。②“岂无春阳,匪今斯今”意为:难道没有春天的阳光,不 是现在这地方吗
【注】这首诗为作者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的感慨与无奈。 江楼看剑歌 豫章高秋晏,高阁乃出此剑相娱乐。 当时冶铸绝精英,土蚀沙沉更销铄。 遗质所存如冷电,江光不与昼光却。 神光内閟气逾深,识察谁能动冥漠。 等闲千年不一试,壮士酣歌谩挥霍。 嗟予衰朽雪满颠,空对凉风起天末。 或言江中有蛟壁,当烦仙人下寥廓。 吾故临风拂其锷,俾伏崖阴无敢作。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在晚年看到江楼的古剑而引发的感慨之作
【赏析】 此诗为蔡邕《饮马长城窟行》之拟曲。全诗用典多,且以“我”为首句,以“载”字贯串全篇,语言简练,意境高远,富有生活情趣。 首句起势不凡。《礼记·乐记》云:“故其哀心感者,然后能用之矣。”诗人以清流环绕中洲起兴,借流水的悠扬声调,表达自己志趣高雅、超俗脱尘的心情。 以下四句写中洲之景。杂花明艳,芳草柔媚,游女翩翩,良俦侃侃,一派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 五至九句咏文君与雎鸠
【诗句释义】 悠悠逝川,矫矫逸民。 携书相从,敷席水滨。 支颐负暄,挥羽却尘。 蹑屐远道,隐几重茵。 幽响中发,虚觞载陈。 投我嘉宾,含和茹醇。 优哉悠哉,及兹良辰。 山有鸣鸟,郊有游麟。 济济以宁,我怀古人。 【译文】 悠悠逝去的河流,矫健超群的平民百姓。 携带书籍结伴而行,在河畔铺设草席休息。 倚靠拐杖享受温暖阳光,挥动翅膀摆脱尘埃。 穿着鞋子远离道路,坐在几案上铺满垫子。
【注释】 泛:浮,漂。淇:河名。淇水:黄河支流。泛泛:水流浩渺的样子。佳:美。 严:同“俨”,端庄、严肃。乐尔贞:以之为乐。乐:乐于。 闲:闲适。贞幽:贞静幽雅。 堂:指王夫人住宅的正厅。孔阜:《诗·周南·汉广》篇:“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此句取其意。 娟娟:形容美好的样子。眉寿:指长寿。 淇:指淇水,源出山西阳城北太岳山。旧说淇水发源于卫,故称。《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诗句释义 - 丹荔明如火:形容荔枝鲜红如火焰。 - 想江城、薰风乍透,绣帘青琐:想象着江边的城楼,春风拂过,绣帘和门扉微微开启。 - 宝篆香消初睡起:早晨起床时,闻到的香气像用金箔制成的篆书一样浓郁。 - 叶底流莺又过:指在树叶之间听到黄莺的啼鸣声。 - 算几度、思归未果:回想起离家的日子,却一直未能成功返回家乡。 - 欲剪冰绡凭谁寄:想要剪裁一张冰绡纸,托付给谁来寄送。 - 恐腰围
解析: 诗句释义: 1. “微雨经宵,暖烟笼昼”: 描述了清晨时分,细雨持续了一整夜,而温暖的烟雾笼罩着整个白天。 2. “相寻闲步堤沙”: 两人在空闲时一同漫步在堤岸边的沙滩上。 3. “露桃风絮,香影傍乌纱”: 露水滴在桃花和柳絮上,随风飘散,香气仿佛沾在了戴着黑色头巾的人的身上。 4. “绮窗迥、翠拥双丫”: 窗户敞开,外面的景色映入眼帘,绿色的树木环绕,如同一对翠绿的眉毛。 5.
燕姬当炉玉雪清,箫中吹得凤凰声。 不及晴江转柁鼓,洗盏船头沙鸟鸣。 这首诗是元代著名学者、诗人虞集所作的《次韵竹枝歌答袁伯长三首》。此诗以燕姬和箫声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燕姬在炉火旁如同玉般清白,她吹出的箫声仿佛凤凰的鸣叫。然而,这美景之下却比不上晴江上转舵鼓声的壮观,以及洗盏时船头沙鸟的清脆鸣唱。 燕姬在火边如同玉般清白,形容其美丽纯洁
诗句解释及注释 1. “仍岁从巡幸,山川识重临”:每年跟随皇帝的巡视,山川之间又见到了重游的景象。 - “仍岁”指每年都有。 - “从巡幸”指的是随从皇帝进行巡视。 - “山川识重临”意味着在山川间再次见到这些地方,感受到一种重逢的感觉。 2. “讲帏来济济,驰道止骎骎”:讲堂里人声鼎沸,马车在路上快速前行。 - “讲帏”指的是讲堂或者讲台周围。 - “济济”形容人多,热闹。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饯阿鲁灰东泉》。 奉别阿鲁灰东泉学士游瓯越 注释:我送别阿鲁灰东泉学士去游览瓯越。阿鲁灰东泉:地名,即今浙江省温州市。瓯越:指浙江一带地方。 译文:我送你去瓯越游玩。 忆昔同经幄,春明下玉除。 注释:回想起我们共同在御帐中商议国事,那时春光明媚,我们在皇宫的庭院中议事。 译文:回忆起我们一起在御帐中商议国事的日子,那时春光明媚,我们在皇宫的庭院中议事。 挂冠俄去国
【注释】 送客:送别客人。北门:指长安北门。晨登:早晨登上。木阁:山中楼阁,这里泛指山中小楼。零雨:细雨,春雨。留客:留住客人。秫(shú)香:指用高粱酿酒的香味。市远:市场远,形容民风淳朴。度水频:过河的次数多。 【赏析】 此诗首句起得好,一“晨”字,既点出了时间,又点出了地点,为全诗定下了抒情写景的基调。次句“零雨暖于春”,是说小雨像春天一样温暖,与首句照应,也写出了天气的特点
次韵马伯庸少监四首 臣甫多愁思,长歌拜杜鹃。 注释:我(臣甫)有很多忧愁和思绪,常常唱着长歌来向杜鹃鸟致敬。 凿崖通阁道,积水放楼船。 注释:我凿开山崖来修建通道,让水流到楼船上。 惆怅霜横野,栖迟雪满颠。 注释:我惆怅地站在广阔的原野上,我的足迹覆盖了积雪的山峰。 经行看宿草,碧色自年年。 注释:我沿着小路行走,看到那些已经枯萎的草丛,它们仍然展现出一片碧绿,仿佛是每年春天的希望
太平知永日,渐老惜芳晨。 太平盛世,知我久居闲职,每日无事可为,不禁感慨岁月匆匆。 渐老惜芳晨,形容时光荏苒,我虽年岁已高,但依旧珍惜每一个清晨的美好时光。 论说惭孤学,推扬负相臣。 我在朝廷中以文才见长,然而却常常感到自己在学问方面有所不足,愧对国家和人民的期望。同时,我在朝中担任宰相之职,应该为国家和百姓做出更多的贡献,但有时却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如愿。 退思常感慨,拜赐每逡巡。 每次退朝后
酬崔御史送熊掌 熊掌来东国,分甘到老夫。 鸾刀寒断节,翠釜暖柔肤。 兔脱中山醢,鱼藏丙穴腴。 藜肠浑未厌,玉食恐时须。 注释: 酬崔御史送熊掌 —— 诗人酬谢崔御史送给他的熊掌美食。 熊掌来东国 —— 来自东方的熊掌被送到我这里。 分甘到老夫 —— 美味佳肴送到我这样的老翁手中。 鸾刀寒断节 —— 用鸾刀(古代一种锋利的刀具)切肉,刀锋冷冽,肉骨分明。 翠釜暖柔肤 —— 绿色的釜子中煮着的熊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