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岁从巡幸,山川识重临。
讲帏来济济,驰道止骎骎。
五月衣裘薄,诸生坐席深。
归耕何待老,莫问二疏金。
诗句解释及注释
- “仍岁从巡幸,山川识重临”:每年跟随皇帝的巡视,山川之间又见到了重游的景象。
- “仍岁”指每年都有。
- “从巡幸”指的是随从皇帝进行巡视。
- “山川识重临”意味着在山川间再次见到这些地方,感受到一种重逢的感觉。
- “讲帏来济济,驰道止骎骎”:讲堂里人声鼎沸,马车在路上快速前行。
- “讲帏”指的是讲堂或者讲台周围。
- “济济”形容人多,热闹。
- “驰道”是古代帝王或贵族行走的道路,这里用来比喻快速行驶的马车。
- “五月衣裘薄,诸生坐席深”:在五月天气炎热时,穿着单薄的衣物。学生们坐在座位上非常拥挤。
- “五月”特指夏季。
- “衣裘薄”说明天气很热。
- “诸生”通常指读书人。
- “坐席深”表明学生的座位排得很满。
- “归耕何待老,莫问二疏金”:回家耕种不需要等待老年,不要羡慕那些拥有二疏金(一种古代官员的俸禄)的人。
- “归耕”指的是回归农田务农。
- “二疏金”在这里指代的是高官俸禄,具体含义需结合历史背景理解。
- “莫问”表示不要过多地关注。
- “二疏”在这里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官职或待遇。
译文
每年的巡视中,我都会重新见到这些山川之地,感受到一种久违的重逢之情。讲堂里人声鼎沸,马车在路上快速前行。五月天气炎热,人们穿着单薄的衣物。学生们坐在座位上非常拥挤。回家耕种不需要等待老年,不要羡慕那些拥有二疏金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与国家、自然和教育场所的互动,展现了其深厚的情感与责任感。诗中流露出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教育事业的重视。诗人通过对山川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同时也体现了自己作为国家官员的责任与使命。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年轻人的期望和鼓励,希望他们能够珍惜时间,勤奋工作,为国家的未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