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承雨作流泉,中有参差荇菜牵。
花近飞觞鱼骇逝,柳低步障燕随穿。
红尘朝路常参吏,清昼斋居几劫仙。
但乞会稽寻贺监,酒船一棹水中天。
《次韵伯庸尚书春暮游七祖真人庵兼简吴宗师二首》
石渠承雨作流泉,中有参差荇菜牵。花近飞觞鱼骇逝,柳低步障燕随穿。红尘朝路常参吏,清昼斋居几劫仙。但乞会稽寻贺监,酒船一棹水中天。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来表达诗人的心境和感慨。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象,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人描绘了一幅春日山中图,石渠上的水流如雨,滋润着大地。其中参差地生长着荇菜,仿佛在牵引着诗人的目光。这里的“参差”二字,既表现了荇菜的生长状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不安。接着,诗人又描述了花、鱼、柳等景物,以及它们之间和谐相处的画面。这些景物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美丽,给诗人带来了愉悦和宁静。
诗人转向了官场生活。他指出,红尘朝路常常有参差的官员来往,他们忙碌而紧张。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常常感到疲惫和压抑。这里,诗人用“常参吏”来形容他的官场生活,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厌倦和不满。同时,他也用“几劫仙”来形容自己的心境,暗示了自己渴望逃离尘世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升华。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他希望能找到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寻找贺监的隐居之地,共同享受那份宁静和自由。这里的“会稽寻贺监”,既是对自己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是对朋友的一种期望和信任。而结尾的“酒船一棹水中天”,则形象地描绘了他心中的理想生活场景,既有诗意又富有想象力。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