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城南觅旧题,飘萧席帽碧云低。
东风花柳过韦曲,落日儿童唱大堤。
绣阁岂无和玉髓,锦囊还有铸金蹄。
归来吟转楼头月,池冷芙蓉翡翠栖。
【解析】
此题考核理解诗句内容及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注意分析诗歌中运用的手法和艺术表现力。
本首诗的作者是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他早年曾受儒家教育,主张抗金复国。后来任湖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抚慰使游幕生活,但都因受投降派阻挠而失败,因而一直未能施展抱负。乾道八年(1172年)到知镇江府兼沿江制置使,上奏弹劾奸相当道。由于主和议派当道,遭到打击,被免职离京,闲居带湖达十五年之久。淳熙十二年(1186年)又起知隆兴府事,改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劾落职,退隐铅山瓢泉,筑瓢泉草堂定居。后又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不久病逝于任上。他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坚决主张收复中原土地。其词风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善于熔铸前人诗句和民间口语入词,以气势宏伟的笔调描绘出祖国河山的壮丽景色,抒写满怀激情,洋溢着坚定信念,表现出英雄豪气;在艺术表现上善于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既有慷慨悲壮、激昂奔放之作,又有清真淡雅、委婉含蓄之作。
【答案】
骑马城东访病夫。飘萧席帽碧云低。东风花柳过韦曲,落日儿童唱大堤。绣阁岂无和玉髓,锦囊还有铸金蹄。归来吟转楼头月,池冷芙蓉翡翠栖。
译文:
骑马去城南找老友,席帽随风飘扬白云低垂。春风中花柳经过城东的韦曲,夕阳西下儿童们在大堤上嬉戏唱歌。绣阁里难道没有美玉般的美人吗?锦囊里还有能让人神魂颠倒的骏马啊!回到楼上我吟唱着月亮,池塘里芙蓉和翡翠鸟栖息。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辛弃疾与宋诚甫同朝共事,彼此十分友好。宋诚甫因病不能赴约,辛弃疾便特地前去看望,并赋诗赠行。
诗的开头两句“骑马城东访病夫。飘萧席帽碧云低”是说作者骑着马来到城南拜访友人宋诚甫。“飘萧”是形容帽檐随风摇曳的样子。“席帽”指用草编成的帽子。“碧云低”即指天空中飘浮的白云低垂下来遮蔽住日光。从诗人的笔下可以看出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意。
第三联“东风花柳过韦曲,落日儿童唱大堤”。这里写的是春天景色,诗人通过描写东风和花柳以及儿童的歌唱活动来渲染春日气氛。韦曲是长安城内有名的游乐胜地,这里自然也是游览的好地方。
第四联“绣阁岂无和玉髓,锦囊还有铸金蹄”。这两句是说:闺房中难道没有像玉一样温润美丽的女子吗?她的居室里还珍藏有像金子一样的骏马呢,可见这位女子不仅美丽而且富有。
最后一句“归来吟转楼头月,池冷芙蓉翡翠栖”。这里写的是作者回到自己的住处以后的情形。诗人看到天上一轮明月正在高挂在空中,便不禁感慨起来,想起刚才还在一起欢歌笑语的友人,如今只能独自在楼上赏月了。同时诗人看到荷花池中的莲花已经枯萎了,只留下了荷叶还在水塘里漂浮着。这时诗人想起了那位美丽的女子,只见她正坐在荷叶上静静地坐着。
全诗通过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