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忆上浣花溪,风雨横江万竹低。
石室归来秋似水,峨眉相对醉如泥。
春雷翻石蛟龙起,夕照穿林鸟雀栖。
二老何年重会面,为挥浓墨写凄迷。

东坡墨竹

扁舟忆上浣花溪,风雨横江万竹低。

石室归来秋似水,峨眉相对醉如泥。

春雷翻石蛟龙起,夕照穿林鸟雀栖。

二老何年重会面,为挥浓墨写凄迷。

注释:

  • 扁舟忆上浣花溪:回忆当年乘坐小船在浣花溪边游玩的情景。
  • 风雨横江万竹低:形容风雨肆虐时,江面上的竹子被吹得低垂下来。
  • 石室归来秋似水:回到石头屋(或山洞)中,仿佛回到了秋天的景象,如同湖水一样平静。
  • 峨眉相对醉如泥:形容与朋友相聚,如同喝醉酒一般,感觉非常亲近和融洽。
  • 春雷翻石蛟龙起:春天雷声滚滚,石头上的龙(或洞穴中的动物)被惊醒,开始活动起来。
  • 夕照穿林鸟雀栖:傍晚时分,阳光透过树林洒在地上,鸟儿们纷纷归巢栖息。
  • 二老何年重会面:询问两位老人何时能够再次相见。
  • 为挥浓墨写凄迷:为了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感慨,挥毫泼墨,书写出凄美而迷茫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和人物感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诗人通过“扁舟忆上浣花溪,风雨横江万竹低”两句,勾勒出了一幅雨后浣花溪边的美景。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风雨中的竹子比作水中的倒影,形象地表达了风风雨雨后的宁静和美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怀旧之情。
    “石室归来秋似水,峨眉相对醉如泥”两句则进一步展现了作者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在这里,“石室”可能指的是山洞或者岩石间的小屋,象征着一种隐居的生活状态;“秋似水”则形容了秋天的宁静和清澈;而“峨眉相对醉如泥”则描绘了与友人欢聚一堂时的欢乐气氛。
    “春雷翻石蛟龙起,夕照穿林鸟雀栖”两句则分别描绘了春雷和夕阳的场景。春雷翻滚,象征着生机勃勃的力量;夕照穿透树林,则给人一种温暖和安宁的感觉。这些生动的自然景象,不仅为诗歌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二老何年重会面,为挥浓墨写凄迷”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未来重逢的渴望和感慨。在这里,“二老”可能指的是两位老朋友或者亲密无间的朋友;“重会面”则表达了他们期待已久的重逢时刻;而“挥浓墨写凄迷”则暗示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笔墨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它既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美,又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怀旧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