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雾为衣月作裳,天坛独自礼虚皇。
龙收古剑沈秋水,鹤识神丹起夜光。
金井有声惟坠露,玉阶无色乍凝霜。
无端下界松风动,又欲飘然上凤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赠无尘道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注释

  1. 云雾为衣月作裳:云雾像衣裳,月亮就像裙摆,这里形容道人的仙风道骨。
  2. 天坛(tian tán):古代帝王祭天或祭地的地方,这里指道教的圣地。
  3. 虚皇:道教中的最高神祇之一,这里表示对道人的尊敬。
  4. 龙收古剑:传说中的龙可以收回古剑,这里比喻道家的修炼可以让人获得超自然的力量。
  5. 秋水:秋天的水,这里指清澈见底的湖水。
  6. 鹤识神丹:鹤能辨别神丹,这里指道家炼丹术中的神秘成分。
  7. 金井有声惟坠露:金井中有声音,仿佛只有露水在滴落,形容夜深人静时听到的自然之声。
  8. 玉阶无色乍凝霜:白玉台阶上没有颜色,好像刚下过霜一样,形容月光照耀下的宁静景象。
  9. 松风动:松树的风声响起,这里形容微风吹动的景象。
  10. 又欲飘然上凤凰:又想随风而去,如同飞翔的凤凰。

译文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无尘道人的超凡脱俗和高远志向。首句以云雾和月亮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次句直接点明了无尘道人独自在天坛上进行祭祀活动,体现了他对道教的虔诚;第三句提到“龙”与“古剑”,暗喻无尘道人拥有非凡的法力和深厚的修为;第四句则描绘了无尘道人在夜晚修炼时的情景,显得宁静而神秘;第五、六句分别描述了月光下的环境以及露水的晶莹,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最后两句通过松风和飞鸟的形象,表达了无尘道人向往自由、渴望飞翔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无尘道人的高尚品质,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自由的情感。

总结

《赠无尘道人》是一首赞美无尘道人超凡脱俗、追求自由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道人修炼过程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无尘道人高尚品质的赞扬以及对他追求自由、不受束缚的精神的钦佩。整首诗既展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