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茅千仞下,结屋三四楹。
云林户牖润,鹤去海天平。
坐上发长啸,人间闻玉笙。
斸苓春雾重,煮术晚烟轻。
绿室嘘丹气,苍崖受日精。
樵遗伐木斧,真降引霓旌。
九鼎金还就,千龄树不倾。
问谁解居此,云是范长生。

【译文】

太茅山高耸入云,山腰上结了三座房屋。山间云雾缭绕润泽,海天一色清平如镜。坐在屋内长啸声起,人间传来玉笙声音。春天雾气缭绕绿意浓,煮药时晚烟淡淡轻飘。绿室中呼吸吐纳丹气,苍崖上接受日光精光。樵夫遗下的砍木斧头,真仙降临引动霓虹。九鼎金矿回归故土,千年古樟矗立不倒。谁能了解这仙境?说是范长生的居处。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云林仙境的七言绝句。诗人从山、水、树、石、云、风、泉等七个方面入手,描绘出云林仙境的神奇美丽与超俗脱尘。

首联“太茅千仞下,结屋三四楹”两句写出了云林的地理环境,即在太茅山上结屋而居,可见其地势之高。“三千丈”形容山高峻峭,不可攀援,“四五楹”则说明其建筑规模较小,仅可容三五人居住,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

颔联“云林户牖润,鹤去海天平”。这两句主要描写了云林的自然环境。“户牖润”表明云林的气候湿润,适宜居住;“海天平”则表现了云林地势的开阔平坦,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颈联“坐上发长啸,人间闻玉笙。”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云林中的所见所闻。“长啸”、“玉笙”分别指长啸和玉笛,都是高雅的艺术形式,体现了云林中的宁静和谐之美。

接下来“斸苓春雾重,煮术晚烟轻。”两句主要描绘了云林中的农耕生活。“斸苓”是一种药材,这里用来比喻云林中的植物资源丰富;“煮术”则是指用药物来熬制中药,这体现了云林中人们生活的勤劳智慧。

接着“绿室嘘丹气,苍崖受日精”两句描绘了云林中的修行生活。“绿室”指的是修行者居住的地方,“丹气”是指修炼过程中产生的灵气;“苍崖受日精”则表现了修行者在大自然中修炼的情景。

最后两句“樵遗伐木斧,真降引霓旌。”描绘了云林中的修行生活。“樵遗”指的是樵夫遗留下来的砍木斧,象征着修行者的简朴生活;“真降引霓旌”则表现了修行者超凡脱俗的境界。

全诗通过描绘云林中的各个场景,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仙境之美。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将云林仙境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