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农务急,新凉事征游。
饭糗既盈橐,治丝亦催裘。
升高践白石,降观索轻舟。
试问将何之,结客趋神州。
珠光照连乘,宝剑珊瑚钩。
乘马垂苜蓿,纵目上高丘。
策名羽林郎,谈笑觅封侯。
太行何崔嵬,日暮摧回辀。
古木多悲风,长途使人愁。
羸骖见木末,足倦霜雪稠。
谷口何人耕,禾麻正盈畴。
出门不及里,酒馔相绸缪。
壮者酣以歌,期颐醉而休。
安知万里事,有此千岁忧。

【注释】

  1. 夏秋农事忙碌,新凉时节我开始了征游。
  2. 饭饱后,装满了行囊,开始准备治丝织品;衣已厚,开始准备做轻裘。
  3. 登高望远的白石,观水而想乘坐轻舟。
  4. 询问去哪里,结伴去往繁华之地神州。
  5. 珍珠闪耀,照亮连乘战车,宝剑与珊瑚相钩挂。
  6. 骑马时,垂下苜蓿草,放眼远眺高丘。
  7. 名成羽林郎,谈笑间觅封侯。
  8. 太行山多么高大险峻,太阳西下却令人心回原路。
  9. 古木上多悲风,漫长的路上令人愁苦。
  10. 羸弱的车驾到达树林尽头,足力疲惫,霜雪弥漫在道路之上。
  11. 谷口的人耕田种地,禾麻正满田畴。
  12. 出门不及家门,酒食相互绸缪。
  13. 壮年人酣歌,老人期颐醉而休。
  14. 安知万里之外的事,有此千年之忧。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中的生活情景的诗歌,通过描绘作者的旅途经历和所见所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全诗以“行旅图”为题,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示了一幅生动的旅途画面。
    首句“春夏农务急,新凉事征游。”表达了作者因农忙而不得不开始旅行的原因。接着,“饭糗既盈橐,治丝亦催裘。”描述了旅途中的饮食和着装情况。随后,“升高践白石,降观索轻舟。”展现了作者登上山顶俯瞰河流的情景。这些内容都反映了旅途中的各种细节。
    “珠光照连乘,宝剑珊瑚钩。”展现了旅途中的豪华生活,以及作者对未来的期待。然而,“乘马垂苜蓿,纵目上高丘。”却描绘出一幅田园风光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忧虑。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农耕与战争之间的紧张关系。
    再往后,“策名羽林郎,谈笑觅封侯。”描绘了作者渴望功名利禄的心情。“安知万里事,有此千岁忧。”更是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和忧虑之情。这一句深刻揭示了古代文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细节进行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农耕与战争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文人内心的矛盾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