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自是高唐物,莹如秋水宜设色。
何人画此畎亩间,二三老人若相识。
茅屋萧条古树下,农务未殷牛在野。
或怜鸲鸲脱笼絷,或弄狝猴笑真假。
老翁政自如儿嬉,高髻襁负相扶持。
古时枌社祀田祖,移馔高亭随所宜。
抱瓮初来未贮酒,亦有生鹅宛延首。
村优竞携乐具至,犬怪鸡惊儿拍手。
拄杖出门欣见宾,杂花满庭生好春。
岁时无事得如此,击壤何必非尧民。
骑驴过桥殊矍铄,携具荒陂来赴约。
定知张果千岁人,游戏人间共杯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王维,字摩诘,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以诗歌闻名,尤其擅长山水田园题材,被誉为“诗佛”。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描绘了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尺素自是高唐物,莹如秋水宜设色。(这是一块来自传说中的高唐之物,就像秋天的水一样清澈透明,非常适合绘画。)
注释:这里的“高唐”可能指的是一个古代传说中的地方,也可能是指一种物品的名字,具体含义可能需要结合上下文理解。何人画此畎亩间,二三老人若相识。(是谁画了这幅画?画中的二三位老人似乎彼此熟悉。)
注释:这句诗描述了画家在农村田间创作的情景,画中的人物可能是农民或者当地的居民,与他们产生了某种情感联系。茅屋萧条古树下,农务未殷牛在野。(简陋的茅屋坐落在古老的树木旁,农务不是很繁忙,牛儿在田野上悠闲地吃草。)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农村的宁静景象,农民们正在休息,没有繁重的农活。或怜鸲鸲脱笼絷,或弄狝猴笑真假。(有人怜悯小松鼠从笼子里逃脱,有人则在戏弄猴子,嘲笑它们的真假。)
注释:这句诗反映了乡村生活的轻松和自由,动物们也有自己的天地,不受约束。老翁政自如儿嬉,高髻襁负相扶持。古时枌社祀田祖,移馔高亭随所宜。(老人们像孩子们一样玩耍嬉戏,高高的发髻和襁褓背带相互扶持。古时候有祭祀田地神的活动,现在转移到了高高的亭台之上,根据需要随意摆放祭品。)
注释:这里提到了古代的祭祀活动,以及现代的变化和适应。同时,也反映了农村社会的和谐与包容。抱瓮初来未贮酒,亦有生鹅宛延首。(抱着陶罐的人刚刚来到这里,还没有准备酿酒的材料,一只生鹅伸着脖子四处张望。)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农村的生活场景,人们带着陶罐前来,准备开始一天的劳作。村优竞携乐具至,犬怪鸡惊儿拍手。(村里的人们纷纷带着娱乐工具来到这里,狗和鸡被吓得惊慌失措,小孩子开心地拍着手。)
注释:这句诗描述了农村的欢乐氛围,人们带着各种娱乐工具来到这个场所,享受着乡村的宁静和快乐。拄杖出门欣见宾,杂花满庭生好春。(拿着拐杖走出家门,很高兴见到客人的到来,庭院内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朵,春天的气息弥漫着。)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主人的热情好客,欢迎客人的到来。岁时无事得如此,击壤何必非尧民。(在没有大事的时候,也能这样过上平静的生活,何必非要成为尧那样的圣君呢?)
注释: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认为在这样的生活中,人们可以享受自然的美景,不必追求过多的功名利禄。骑驴过桥殊矍铄,携具荒陂来赴约。(骑着驴子走过桥,显得精神矍铄,拿着东西走到荒芜的水塘边,去参加约定的活动。)
注释:这句诗描述了作者骑着驴子穿过村庄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参与。定知张果千岁人,游戏人间共杯酌。(一定知道张果先生这样的仙人,他在人世间游玩,和我们一起喝杯酒。)
注释:这句诗可能是在引用《列仙传》中的一个故事,张果是中国传说中的仙人之一,据说他有千年的寿命。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村田园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农村生活的观察,捕捉到了乡村生活中的宁静、和谐与自然之美。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韵味,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