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参去世二百年,翰墨零落多无传。
人间几人写山水,谁能意在挥毫前。
昨见石林旧家物,春雷叠嶂初破墨。
我和叶诗颇豪放,三者相望都突兀。
险危易好平远难,如此千里数尺间。
高云舒卷非散地,丽日照耀皆名山。
我持美脯酒一斗,墨汁盈盘可濡首。
江生精神作此山,向山呼生当至否?
高秋银汉天无云,帷中泠然来夜分。
黄茅岭头华盖顶,画我独访浮丘君。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一幅山水画面。“江贯道江山平远图”句中“贯道”“江山平远”是画面的主体,作者以“江”贯“道”,又写山之“平远”与江之“长流”,构成一幅“江平山远”的画境。“江参去世二百年,翰墨零落多无传”两句,诗人用典,借古喻今。这里指自己虽然在文坛上有所成就,但已经去世二百年了,自己的作品和文章早已失散了,无法流传下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湮没的感叹。
“人间几人写山水,谁能意在挥毫前。”句中“写山水”即作画,“挥毫”指作诗,“意在挥毫前”指构思在前。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世间有几个人能够像自己一样,在动笔作画之前,就已经有了好的构思呢?
第三联:“昨见石林旧家物,春雷叠嶂初破墨。”意思是:昨天我看见了石林,那山峦重叠的石林,就像被春天的雷声震开了一样,层层叠叠地展露出它的雄壮气势。
第四联:“我和叶诗颇豪放,三者相望都突兀。”意思是:我的字写得非常豪放,而叶诗则更加奔放,它们相互辉映,都显得非常突兀。
第五联:“险危易好平远难,如此千里数尺间。”意思是:险峻陡峭的地方容易写好,而平坦宽广的地方却很难写好,因为前者距离可以很近,而后者距离却可以很远。
第六联:“高云舒卷非散地,丽日照耀皆名山。”意思是:高耸入云的山峰,其云卷云舒,都是天上的神仙所在之处;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到处都是有名的高山大川。
第七联:“我持美脯酒一斗,墨汁盈盘可濡首。”意思是:我拿着一斗的美酒,满盘的墨汁足够用来沾湿我的头。
第八联:“江生精神作此山,向山呼生当至否?”意思是:江生的精神造就了这一座大山,我如果向它呼唤,它是否就能出现呢?
第九联:“高秋银汉天无云,帷中泠然来夜分。”意思是:秋天的天空湛蓝如洗,银河横空,没有一丝云彩。这时从帷帐里传来了清凉的声音,仿佛从天上来一样。
第十联:“黄茅岭头华盖顶,画我独访浮丘君。”意思是:站在黄茅岭头的山顶上,可以看到那华盖上的山,好像浮丘真人在那里迎接我。
【赏析】
本诗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一幅山水画面。“江贯道江山平远图”,诗人用“江”贯“道”,又写山之“平”远与江之“长”流,构成一幅“江平山远”的画境。接着诗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历史上的画家吴道子。吴道子的绘画技艺非常出色。据《宣和画谱》记载:吴道子善画佛像、人物、山水、鸟兽及龙水、海浪等,所画人物衣带飘飘若有飘举之势,而山石水波亦能曲尽其态,所以后世把他同张僧繇、阎立本并称为“三绝”。他的绘画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诗人通过历史故事赞扬了吴道子的艺术成就。
“江参去世二百年,翰墨零落多无传。”两句,借用典故,借古喻今。这里指自己虽然在文坛上有成就,但已经去世二百年了,自己的作品和文章早已失散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湮没的感叹。
“人间几人写山水,谁能意在挥毫前。”二句,点明题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世间有几个人能够像自己一样,在动笔作画之前,就已经有了好的构思呢?这里既是对吴道子的一种赞扬,也是诗人自我的一种自诩。
“昨见石林旧家物,春雷叠嶂初破墨。”三句,描绘了一幅新的画面。“旧家物”即指旧时的作品。“春雷叠嶂”形容画中的山势层叠雄伟。
“我和叶诗颇豪放,三者相望都突兀。”四句,进一步描绘了这幅山水画。“我和叶诗”即指杜甫自己和李白两人的诗歌。“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色。“突兀”,形容山峰挺拔高峻。这里既赞美了李白豪放的诗歌,也赞美了他的画作。
“险危易好平远难,如此千里数尺间。”五句,指出这幅画的构图特点。这里的“险危易好”是说这幅画的山峰险峻,容易表现,而且容易画出优美的境界;而平坦宽阔的地方却很难表现,因为前者的距离可以很近,而后者的距离却可以很远。
“高云舒卷非散地,丽日照耀皆名山。”六句,进一步描写这幅画的意境。“高云舒卷”是说高高的山峰上云雾缭绕,变幻莫测;“丽日照耀”则是说阳光灿烂,照耀着群山。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这幅画的意境之美,也赞美了它的内容之美。
“我持美脯酒一斗,墨汁盈盘可濡首。”七句,诗人以自己的创作实践表达了对这幅画的喜爱之情。“美脯”是指美味的食物,“酒一斗”则指一大杯酒。“墨汁盈盘”是说墨汁已经满满地盛在盘子里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拿着一大杯美酒,满满地盛着一盘墨汁,这样我就有足够的东西来濡染我的毛笔了。最后两句,诗人用“我”来代替自己,表达了对这幅画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一幅山水画的描述表达了对吴道子艺术成就的赞美和对杜甫和李白诗歌风格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