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洞兰烟绕烛微,三更三点妓成围。
鱼吹绿酒常双跃,雁列瑶筝不独飞。
隔座送阄喧中射,当筵呼掺促更衣。
鸡鸣乐极翻悽断,阙月纤纤照影归。
注释:
席上赋:宴席上所作的诗。
萝(luó)洞:山名,在今四川綦江县北。兰烟:指香炉中的香烟缭绕。三更三点:夜深时分。
鱼吹:用鱼吹奏乐器。绿酒:一种绿色的美酒。
雁列:像雁排成行列。瑶筝:用玉石制成的乐器。不独飞:不是单独飞舞。
隔座:坐在隔壁座位上的人。喧中射(shè):喧闹地互相比赛射箭。当筵呼掺(zhēn):宴席上大声呼叫别人更换酒杯。
鸡鸣乐极:听到报晓的鸡啼声后欢乐至极。乐极:高兴到极点。翻悽断:悲痛欲绝。
阙月纤纤:月亮很明亮的样子。纤纤:形容月光皎洁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宴会上即席赋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宴会上的景象和气氛,中间两联写宴会上的娱乐活动,最后一句以鸡鸣作结,写出了宴会上欢乐的气氛在黎明前的悲哀。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次豪华而热闹的盛宴。从“萝洞兰烟”可以想见这是在一处幽静的山居之中,但周围却充满了繁华的气息。诗人用“三更三点”(深夜)来描写时间,说明宴会开始得早,而且持续的时间很长。“妓成围”,说明参加宴会的人很多,而且都穿着华丽的衣服,围着歌舞表演。
接下来的两联都是写宴会上的娱乐活动。“鱼吹绿酒常双跃”,“鱼吹”是模仿鱼游水的姿态,用来形容乐器演奏时的优美动作。“绿酒”是一种绿色的美酒,它的颜色和音乐相得益彰,使得整个宴会显得更为欢快、热烈。“雁列瑶筝不独飞”,则是将雁阵比作了整齐划一的舞蹈队伍,而“瑶筝”则代表了高雅的音乐,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第三联写的是宴会上的其他娱乐活动。“隔座送阄喧中射”,这里的“送阄”是指掷骰子游戏,而“喧中射”则是指人们在喧闹的环境中进行的射击游戏。这些活动都充满了刺激和紧张的气氛,使得整个宴会更加热闹非凡。
最后一句则以鸡鸣作结,写出了宴会上欢乐的气氛在黎明前的悲哀。鸡鸣报晓,意味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这种欢乐的气氛却因为黎明的到来而变得凄凉起来。这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未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