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泼葡萄琥珀浓,酒逢知己量千钟。
犀盘箸落眠金鹿,雁柱弦鸣应玉龙。
紫蟹研膏红似橘,青虾剥尾绿如葱。
彩云吹散阳台雨,知在巫山第几重。
诗句:
- 新泼葡萄琥珀浓- 酒逢知己量千钟
- 犀盘箸落眠金鹿
- 雁柱弦鸣应玉龙
- 紫蟹研膏红似橘
- 青虾剥尾绿如葱
- 彩云吹散阳台雨
- 知有巫山第几重
译文:
十月六日的宴会上,我与同座的客人们陆宅之、夏士文以及主人吕希尚一起联句。我们品尝着新酿的葡萄酒,其颜色像琥珀一样浓醇。我们互相敬酒,畅饮至千杯。酒杯中盛放着金色的犀牛角筷子,随着箸子的落下,一只金色的鹿在梦中沉睡,仿佛是一幅生动的画面。
琵琶柱上,琴弦振动,发出如玉龙般的响声,宛如仙境。盘中的紫色蟹肉,如同橘子般鲜红;盘中的青色虾仁,如同翡翠般翠绿。宴会结束时,天空中的彩云消散了,仿佛是在为这场盛宴的结束而感到惋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豪华且富有诗意的宴会场景,通过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热闹非凡的场景之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宴会中的每个细节,从葡萄酒的颜色到餐桌上的各种美食,再到琵琶声与玉龙琴音的和谐共鸣,每一处都充满了艺术的气息。
诗中还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哲思。通过“知有巫山第几重”这一设问,诗人似乎在暗示着某种超越现实的情感或追求。这种情感既包含了对当下欢乐时光的珍惜,也透露出对未来或更深层次境界的向往。整首诗既有生活的烟火气,又不失文人墨客的高雅情怀,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诗中的语言运用也非常讲究,既有华丽的辞藻如“琥珀浓”、“玉龙”等,也有生动的比喻如“紫蟹研膏红似橘”、“青虾剥尾绿如葱”,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鲜明,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一些历史元素,如元代文人杨维桢与陆居仁、钱惟善并称“元末三高士”的事迹,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历史视角。
《十月六日席上与同座客陆宅之夏士文及主人吕希尚希远联句》不仅是一首描绘宴会盛况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艺术追求和情感表达,同时也能更深入地感受到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