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昂渴乌胯山峙,拂阶一把银丝委。
金羁脱兔势无前,踣铁盘攒忽如掎。
浅髋大脰方争涂,忍使骊龙老垂耳。
倚风背立非背恩,驮锦秋高为君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白骡歌》。以下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 背立骊首昂渴乌胯山峙,拂阶一把银丝委。
- “背立”指的是骡子站立时背部朝向一侧,这在古代被视为一种高贵的姿态。
- “骊首昂”形容骡子的头高昂,显示出骄傲或自信的态度。
- “渴乌胯山峙”描述骡子蹄下的蹄痕犹如干旱之地上突兀的山峰。
- “拂阶”指骡子蹄下的尘土仿佛轻轻拂过台阶。
- “一把银丝委”形容尘土细长如银白色丝线般散落。
- 金羁脱兔势无前,踣铁盘攒忽如掎。
- “金羁”可能是指骡子佩戴的金银装饰品。
- “脱兔”意味着马的动作迅速,如同兔子般敏捷。
- “势无前”说明马跑得非常快,没有任何障碍物可以阻挡。
- “踣铁盘攒”形容马蹄下尘土飞扬,好像有无数铁盘聚集在一起。
- “忽如掎”暗示这种速度让骑手几乎无法控制马匹,就像被牵引一样。
- 浅髋大脰方争涂,忍使骊龙老垂耳。
- “浅髋大脰”形容骡子的臀部宽阔而下垂,显得有些笨拙。
- “方争涂”意味着骡子正在奋力奔跑,尘土四溅。
- “忍使骊龙老垂耳”意味着骑手不忍心见到这样一匹好马老去,希望它能继续驰骋。
- 倚风背立非背恩,驮锦秋高为君起。
- “倚风背立”形容骡子站在风中,背部朝向一边,似乎在享受风的自由。
- “非背恩”暗示骡子没有因为受到恩惠而做出特殊表现。
- “驮锦秋高为君起”意味着骡子驮着华丽的锦缎在空中飞翔,为君主带来荣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骡子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速度和力量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比喻,将骡子比作骏马,展现了其矫健的姿态和迅猛的速度。同时,诗人也表现出对忠诚和奉献精神的尊重,即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也要展现出自己的价值和尊严。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