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郎新来双象龙,鼻端生火耳生风。临流饮水如饮虹,波光倒吸王良宫。
吁嗟青海头,白碛尾,渴乌一失金井水,长城窟远腥风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佛郎新来双象龙,鼻端生火耳生风。
  • 李益的家乡在陇西(今甘肃省),这里的佛郎指代的就是当地的民俗,这里用“双象龙”来形容当地的民间艺术或风俗。
  • “鼻端生火”指的是当地人的饮食习惯,他们喜欢将食物放在热锅上煮,使食物的香味从鼻孔中飘出,形象地描述了这种独特的烹饪方式。
  • “耳生风”则是指当地人善于吹奏乐器,他们的耳朵能发出悠扬的乐声。
  1. 临流饮水如饮虹,波光倒吸王良宫。
  •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象,人们在河边饮水时,水面反射出的彩虹般的色彩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
  • “王良宫”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乐器或宫殿的名称,与“虹”(彩虹)结合,形成了一种视觉与听觉的享受。
  1. 吁嗟青海头,白碛尾,渴乌一失金井水,长城窟远腥风起。
  • 青海头和白碛尾分别是指青海湖的东侧和西侧,这里用来象征边关的景色,暗示了边疆的遥远和荒凉。
  • “渴乌”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它失去了水源就会变成乌鸦,这里用来比喻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也反映了边防战士的辛勤付出。
  • “金井水”可能是指珍贵的水源,但因为战乱而变得稀缺。
  • “长城窟远腥风起”则是指边关的荒凉,战火纷飞,使得原本清澈的河水也变得浑浊不堪,弥漫着血腥的气息。

这首诗通过描绘陇西地区的民俗风情、饮食文化以及边关的壮丽景观,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切。同时,诗中也表达了战争对和平生活的破坏以及对国家安宁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