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獬豸不识字,高柱削铁坚,白简孰辨贤不贤?
又不见鵔鸃偏尚武,高屋压虎肩,五兵不理长酣眠。
铁崖老狂者,强项如董宣。小巾制子夏,正要江东传。
人间绯紫揎,已蜕风中蝉,脱巾漉酒东篱边。吴淞老褐来贺我,倒冠共醉春风前。
我歌此歌君拍手,东壶西阆开洞天,洞天之鹤为我双回旋。

【注释】

君不见:您可曾看见?獬豸(xiè zhì):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似独角兽。古代传说中,它能够辨曲直。白简孰辨贤不贤?白简:用白色竹简书写的法令。贤不贤:指法律是否公正合理。

又不见:又何尝见过。鵔鸃(páng jū):鸟名,即鹞鹰。偏尚武:偏于崇尚武力。高屋压虎肩:比喻居高位者往往压制下属。五兵:兵器的总称,引申为文事。理:治理,管理。

铁崖老狂者:指元稹。强项如董宣:强项,强硬的态度;董宣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忠臣,为人清廉正直,有“强项令”之称。小巾制子夏:指白居易《对酒》诗中有“小巾制子夏,正要江东传”之句。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字商瞿。江东:指江南地区。这里泛指诗人家乡所在地。

人间绯紫揎(xuān):指官场上的繁华景象,绯指红衣;紫指紫色官服。已蜕风中蝉:像秋风中的蝉那样,摆脱了世俗的羁绊。脱巾漉酒东篱边:脱下帽子,提着酒壶到东边的篱笆旁。吴淞:今上海吴淞江,在长江与黄浦江交汇处的入河口处。老褐来贺我:穿旧衣服的人来到我的住处表示祝贺。褐,粗布衣裳。倒冠共醉春风前:倒着戴帽饮酒,在春风中欢乐。

我歌此歌君拍手:我唱这首诗时您鼓掌叫好。东壶西阆开洞天:在东方的壶中开辟了仙境,在西方的阆苑中开辟了洞天。东壶、西阆: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一说在东海、西海。东、西二地分别以“壶”和“阆”作为代称。

东、西二地,古人以为仙界所在,因此以之指代神仙所居之地。

洞天之鹤为我双回旋:仙人驾着白鹤在仙境中为我盘旋。回旋:盘旋。

【赏析】

这首杂言律诗写诗人对友人的赠答,抒发了他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友情以及他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不满。全诗八句,每四句一韵,首句起韵,中间四句也各押一个韵。

开头两句,诗人首先以议论的方式点明题旨,提出自己对现实的看法:“你看见过獬豸吗?獬豸不认识文字,它的柱子上削铁锋利,白简上谁分辨谁是贤人?”接着诗人又列举鵔鸃鸟的例子,说明社会上那些崇尚武力,倚仗权势的人。这两句诗表面上似乎是说獬豸和鵔鸃,实际上却借这两种动物的比喻,暗喻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转向了诗人自己:“你又见过鵔鸃吗?鵔鸃偏偏崇尚武力,居高位者往往压制下属。然而诗人并不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强。他戴着小巾,制作了子夏的帽子,决心要像江东人一样传扬自己的名声。”这句诗通过诗人的坚毅形象,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个性特点和思想境界。

“人间绯紫揎”,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人间的世界充满了华丽的色彩,人们纷纷穿戴红紫等华贵的衣服。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人间世界的繁华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官场中那些追求名利的人的不满情绪。

“已蜕风中蝉”,这句诗意思是说,诗人已经摆脱了世俗的束缚,就像秋风中的蝉一样,不再受任何外界的影响。这里的“蜕”指的是蝉蜕皮的过程,而“风中蝉”则是指自由自在地在自然界中生存的蝉。

最后两句诗,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关系:“你听我唱歌时,我会高兴地拍手;你听我说诗时,我会与你共同陶醉在春天的怀抱中。”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分体现了元稹的才华和诗歌创作的高超技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