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女,项如罂。受教采桑,不受教观大王。大王聘之居中房,旧衣不换新衣裳。
采桑女,项如罂。宫中掩口笑喤喤,尧舜桀纣陈兴亡,中宫笑口惭且惶。
服后服,正后宫,卑宫室,亲蚕桑。减弋猎,斥优倡。
诸侯玉帛走东方,王上帝号声煌煌。

诗句释义

1 采桑女,项如罂。 - 描述一个年轻的采桑女,其颈项细长如同瓶子一般。

  1. 受教采桑,不受教观大王。 - 表示她接受了采桑的技能学习,但并不想学习如何观察和侍奉国王。
  2. 大王聘之居中房,旧衣不换新衣裳。 - 表明采桑女被邀请进入王宫,但拒绝穿上华丽的衣服,坚持穿着自己原有的衣物。
  3. 采桑女,项如罂。 - 再次强调她的颈项细长,如同瓶状。
  4. 宫中掩口笑喤喤,尧舜桀纣陈兴亡,中宫笑口惭且惶。 - 描述了在宫中,有人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采桑女)而发出笑声,同时提及了古代帝王尧、舜、桀、纣的兴衰更替。
  5. 服后服,正后宫,卑宫室,亲蚕桑。 - 表明采桑女开始接受宫廷生活,并致力于改善后宫的生活条件,包括亲自参与养蚕等农事活动。
  6. 减弋猎,斥优倡。 - 减少了狩猎等活动,同时也不再让乐师和歌手活跃在宫廷之中。
  7. 诸侯玉帛走东方,王上帝号声煌煌。 - 描述了诸侯们带着珍贵的玉帛前往东方朝见天子的景象,同时强调了天子威严的声音。

译文

采桑女,颈如瓶,
学采桑术,不愿学王。
王邀请入中房,穿旧衣不换新裳。
宫中人掩口笑,谈古论今昌。
拒新衣,穿旧衣,
亲蚕桑,减弋猎,
乐师与优倡,
诸侯来献宝,
天子威名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看似平凡的采桑女,通过她的言行展示了对传统道德和规范的坚守,以及对个人自由和尊严的追求。诗中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期待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不仅反映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反映了个体内心世界与社会期待之间的张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