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椒房亲,跋扈阚如虎。嗟嗟孙家儿,岂识鸢肩主。
有司夜捕帑,藏婢及人母。紫金与白珠,没入将军府。
吁嗟乎,梁家婢,何太苦。不知将军妻,秦宫妇。
三主六君七贵人,明日飞花乱红雨。

【注释】

梁家:指唐朝的李氏家族。臧:藏,即“藏奴”是指奴婢。

将军椒房亲,跋扈阚如虎:《新唐书·长孙无忌传》载:“无忌,字公敬,并州文水人。以左卫率府胄曹参军为千牛备身。”《旧唐书·长孙无忌传》:“无忌,字辅机,其先出有故事,因以为氏。”《资治通鉴》: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二月,“辛卯,以司空长孙无忌为司徒”。据《资治通鉴》记载,长孙无忌与李勣是同乡,且曾一起在隋朝担任过官职。李绩、李世勣也是同乡,但李绩早逝,李世民(李世民)则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得力助手。因此,“藏婢及人母”一句中的“将军”,很可能指的是长孙无忌。

紫金与白珠:指代贵重物品。紫金,即紫色的金子;白珠,即白色的珍珠。

没入将军府:没收进长孙无忌的府邸。

吁嗟乎:叹词,意为“唉”。梁家婢,即梁家的女子。

三主六君七贵人:唐高祖李渊有三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有六位皇帝,唐高宗李治有七位皇后和七位贵妃,所以合称三主六君七贵人。

明日飞花乱红雨:明天将要下雪。飞花,即飞花,飘落的花。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位皇帝去世后,他们的妻子们的命运都发生了巨变。明日将有大雪纷飞的景象。

【赏析】

此诗作于大历五年(770年),时杜甫正在夔州。这是一首揭露当时宦官当道、藩镇割据、政治黑暗的讽刺诗。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写“藏奴”的命运,揭示了唐代宦官专权的黑暗现实。

首联“梁家守藏奴”,点明主人公是“藏奴”,也即是“臧”,即奴婢或奴隶。“将军椒房亲”,表明主人身份高贵,但“跋扈阚如虎”,却表现出骄横跋扈的恶行。“嗟嗟孙家儿”,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岂识鸢肩主”,意思是说哪能知道这位骄横跋扈的主人竟是大唐帝国的开国功臣长孙无忌呢!

颔联“有司夜捕帑,藏婢及人母。紫金与白珠,没入将军府”承接上句,说明“藏奴”被逮捕的原因。“有司”,即官府。“紫金与白珠”,指珍贵的财物。“没入将军府”,意谓这些珍贵财物全部归了长孙无忌所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腐败无能,对权贵的谄媚讨好的强烈愤慨之情。

颈联“吁嗟乎,梁家婢,何太苦?不知将军妻,秦宫妇”,进一步揭示“藏奴”悲惨命运的根源。“梁家婢”,即长安的奴隶或婢女。“秦宫妇”,指唐朝皇帝的妃子或夫人。从“梁家婢”的处境来看,可知她们是被强征来充作奴婢的。“不知将军妻,秦宫妇”,诗人借长孙无忌之口,暗示了这些奴婢是被强征而来,并非自愿的。

尾联“三主六君七贵人,明日飞花乱红雨”,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把唐高祖、唐太宗等三位皇帝与唐高宗李治、武则天、唐中宗李显等七位皇后或贵妃的命运联系起来。他们生前荣华富贵,死后却遭遇凄惨,令人痛心疾首。“明日飞花”四字,暗喻唐朝的灭亡。

全诗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写“藏奴”的命运,揭示了唐代宦官专权的黑暗现实,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愤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