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得道轻骨毛,飞渡弱水能千遭。
明朝挟至两浮岛,卧看沧洲戏六鳌。
【注释】
道人得道轻骨毛:道人是修道之人,得道后身体轻如羽毛。
飞渡弱水能千遭:飞渡过弱水(即黄河)多次。
明朝挟至两浮岛:明天就要到浮岛上去了。
沧洲:即沧海,指大海。
六鳌:古代传说中海中的大龟,这里比喻大海。
【赏析】
《小游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五言律诗作品。全诗以夸张和想象为基本手法,通过描写道人飞渡弱水、登上两浮岛、卧看沧海戏六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道人得道轻骨毛,飞渡弱水能千遭”,描绘道人得到仙人传授后变得轻盈飘逸,可以多次飞越弱水(黄河)。这两句诗运用了夸张手法,将道人的超凡脱俗表现得淋漓尽致。
颔联“明朝挟至两浮岛,卧看沧洲戏六鳌”,描述了道人第二天即将登上浮岛,在那里悠闲地观察沧海中巨大的海龟在游玩嬉戏。这里的“沧洲”指的是大海,暗指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和不羁之思。
颈联“卧看沧洲戏六鳌,沧洲何处觅知音?”诗人感叹自己虽身处沧海,但难以寻觅知音,表达了一种寂寞和无奈之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追求已经失去了方向,只能在孤独中度过余生。
尾联“此心安处是吾乡,醉舞狂歌任去留”,诗人以一句哲理性的话语结束了全诗,表示只要内心感到安宁,无论身在何处都是家乡。最后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之情,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通过对仙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感慨,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